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1月10日晚, “科技创新”云南省政协委员“圆桌会议”召开,围绕“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几方面协商建言,省政协委员宋光兴、朱书生、陈光杰、李孔斋参加会议。
龙头企业牵头,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政策,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但也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主体和平台不多、不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活动相对较少、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弱、发明专利数少、人才总量不足、高端科技人才缺乏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宋光兴表示。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云南实验室(如云南贵金属实验室、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云南种子种业实验室、云南疫苗实验室等),一方面,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龙头企业带头做好行业领域的基础研究,保持竞争优势。“宋光兴说。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有组织科研
谈到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朱书生说“党的二十大精神,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
“我是做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在云南农业大学工作,这些年深刻感受到有组织科研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科学是应用型科学,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资源优势,组织科研力量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才能取得大的突破。”朱书生表示,“我们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还需从单点创新向系统能力建设提升,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深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服务发展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我省目前在人才工作方面仍面临的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等这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陈光杰结合自身工作,给出三点建议:“‘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人才强省、科技强省建设,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人才成长环境和政策保障需要持续优化,让人才评价更加精准科学。‘放权、松绑’意识仍需深入人心,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人才编制、岗位、薪酬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人事管理、公开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进一步下放权限,建立起以创新价值、研发能力、科技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产学研一体化程度需要加强,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的人才使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突出云南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
云南有着突出的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关注强调我省八大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及措施都是结合云南优势的产物。
李孔斋表示,如果能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必定能有效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对此,有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COP15生物多样性会议在昆明召开,就是对这一优势的认可,把生态资源优势变为科研优势,是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手段。这里,举一个例子,猴子是生物、医学科研的重要资源,但是有资质的猴场数量不是特别的多,云南独特的气候就适合养殖这类猴子,据统计云南这类猴子的养殖占全国的22%。总体而言,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可以支撑本领域的一流科研活动,为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是我省的绿色能源资源。我省的风光电和水能。等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0%以上、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三项指标均全国领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如果能依托云南基于新能源的冶炼工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形成包括新能源替代、流程再造和后期CO2末端治理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技术,在全国率先建成碳中和创新示范区,对我国基于碳中和背景下的工业安全是个重要贡献。
第三,今天上午王宁书记也讲了,云南省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大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同时还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气候,且东南亚还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名校。如果能引进国内和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入驻云南,打造西部生态宜居的科研重镇,形成科技成果有可以辐射东南亚和南亚,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到产业支撑,形成综合优势,一定能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做出重要的云南贡献。(记者 谭雅萌)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