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在1月11日召开的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王予波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也是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一年。2022年,云南省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跑赢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左右。
根据报告,2023年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
2022年 云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云南省把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年工作主线,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积极应对疫情频发、房地产市场大幅下行、服务业长期承压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精准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部署实施系列三年行动,新上了一批重大项目,打通了一批堵点卡点,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省就业稳、物价稳、民生稳、人心稳、社会大局稳,重点领域发生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积极变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年来,云南全力扩大投资消费,发展韧性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业投资增长44%左右、占比突破40%,超过房地产和交通投资之和,其中工业投资增长近50%,居全国第2位,创历史新高,能源、旅游投资增速均居全国第1位,农业、水利、交通投资规模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第3位,教育、卫生、生态保护、数字经济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强。
一年来,云南着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中国铝谷建设成效明显,硅光伏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新能源电池产业迅速壮大,开工新能源项目超过2000万千瓦;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3%;新增产值超千亿元、超500亿元开发区各1家;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
一年来,云南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增强。12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一年来,云南持续打响营商环境新品牌,市场主体量质齐升。市场主体总数达到491.02万户、增长19.5%、增速居全国前列、净增80.04万户,其中净增企业16.56万户、“四上”企业210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实有企业数和年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破百万。在滇世界500强企业达134家。
一年来,云南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2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450户,为历年最多;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19.2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500亿元。
一年来,绿美云南建设掷地有声,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力。完成营造林430万亩,新增3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年来,云南着力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6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52.2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1%左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37万人次;275.8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10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落地。
一年来,云南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防线更加牢固。财政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有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银行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完成高风险农合机构处置;能源安全保供平稳有序;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
2023年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突破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报告指出,我省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坚守根本性的大原则、大道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坚持”“六个更好统筹”“五大政策取向”和“五个重大问题”,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突破。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2023年,我省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扩大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规模,绿色铝硅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100亿元;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烟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与此同时,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全面振兴园区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在扩大内需上取得新突破。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提振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0%以上;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滇中引水二期骨干工程等100件以上重点水网工程,新建5G基站2万个以上。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上取得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用。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提质增量,确保净增企业15万户以上、“四上”企业3000户以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00户。
加快做大贸易总量,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扩大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加快推进中老铁路沿线开发50个重大项目;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培育壮大冷链物流、保税物流、智慧物流,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140户,现代物流业总收入突破8500亿元;加快发展口岸经济,促进口岸经济由“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加强国际国内经贸合作,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进出口总额、吸引外 资均增长30%以上。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全面推进乡村“五个振兴”上取得新突破。新打造100个绿美乡镇、200个绿美村庄,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农房抗震改造10万户以上,完成400万亩以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取得新突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500公顷以上。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00个以上,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6万套,新建和改造燃气、供排水等管道6000公里以上,消除60%的城市黑臭水体。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取得新突破。完成营造林300万亩、种草改良55万亩,全力推动4个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加快建设碳资源池,推进碳汇项目开发,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新突破。开展各类创业培训6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细化落实国家“乙类乙管”总体方案,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做好重点人群服务保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稳定;高质量建设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持续推进强边固防,有力守护边境安全;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以上;强化财政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严控高风险地区新增债务规模;维护能源资源安全,加快新能源项目和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力争新开工1500万千瓦,加快480万千瓦火电项目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记者 孔垂炼 刘金山 赖蕊)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