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守正创新提质效 聚力产业促振兴
穿上精致的傣族服饰,画上漂亮的妆容,9月18日下午4时,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山糯岗古寨村民仙金准时开始直播带货。
去年,世代以茶为生的仙金一家搭起富有民族特色的直播间,开始销售景迈山茶叶以及当地的蜂蜜、石斛花、灵芝等土特产。“现在直播间每天稳定有几十人观看,多的时候有上百人,每一场直播营业额有5000元左右。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当天,我的直播间一开播就一直涨粉,播了6个半小时,销售额有12万元左右。”仙金介绍,直播销量占自家全部销量的40%。
依托世界文化遗产高辨识度的文化基因,仙金直播间里销售的是“土特产+生态价值+人文情怀”。如今,云南省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仙金家一样,把“土特产”琢磨透,在坚持“守正”和“创新”中推动“土特产”焕发蓬勃生机。他们立足现在,规划未来,以更高目标来配置现有资源,让“土特产”翻出新花样,不断放大市场价值,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让一方水土养好一方人。
多元主体联动 共建共享增强动能
发展野生菌产业,许多地区注重多元主体联动。“野生菌第一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在全省率先推行封山采菌模式,村民按照“公开标底、竞价承包”的方式,以家庭承包、联户承包、集体承包等形式规范采摘野生菌。
每年到了采菌季,南华县五街镇咪黑们村各村小组都会把山林归拢,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承包给想采菌的村民,其他村民则获得承包金。去年采摘季,村民罗兴保和别人搭伙承包的林地松茸产量达1吨左右,销售收入四五十万元,利润二三十万元。今年7月初,咪黑们村开们村小组举行封山育菌第15次分红大会,分红资金达141.9万元,76户人家、408名村民参与分红,户均分红18671元,人均3478元。今年,南华县推广实施菌山承包经营面积50万亩、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10万亩,全县累计封山育菌面积200万亩,预计实现野生菌产量1500吨、产值8500万元。
独龙江畔的林海中,一朵朵灵芝撑开小伞,娇美可爱。“我们以‘政府+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在迪政当村栽培100亩仿野生白肉灵芝,带动30多户独龙族群众增收致富。”独龙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新华说,近年来,乡里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等特色种植,进行黄精、羊肚菌、草果初加工,独龙族群众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依托山地、林地资源,大力推广“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合作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以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同脱贫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草果、花椒、黄精、核桃、茶叶等特色种植业,以及独龙牛、独龙鸡、高黎贡山猪、阿克鸡等特色养殖业,打造出“独龙牛”“老姆登茶”“贡山黑松露”“独龙鸡”“福贡云黄连”“兰坪乌骨绵羊”“老窝火腿”等一批具有怒江特色的农产品绿色品牌,推动传统农业特色化、绿色化发展,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让一片片山地、林地从以前的“百元地”成为“千元地”“万元地”。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农特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获得更高收益,筑牢长远致富的根基。
打造样板品牌 促进持续稳定增收
眼下正是石榴丰收季,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14万亩石榴园里,红润饱满的石榴挂满枝头。
草坝镇的58(蒙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里,3000余亩石榴树采用单主干Y字格架进行宽行密株种植,既充分满足其生长所需空间,也方便企业进行机械化管理。“我们采用新型种植技术,能够增强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果实商品率。”基地总经理聂淼介绍,去年该基地产量达到1000吨,实现产值1600万元。
在蒙自城区另一头的新安所街道,200余亩百年古树石榴也是硕果累累,“90后”小伙张显正在查看果子生长状况。“蒙自石榴虽然个大、汁多、味甜,但由于总体产量不高,受运输条件等限制,知晓的人并不多。”2018年,在沿海地区做了多年蒙自石榴推广和销售工作的张显回到家乡,带领村民打开线上市场,推广蒙自石榴。他着手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通过严格种植标准、增加土壤有机质、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措施,古树石榴品质更胜往年,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同类产品市场价格走低的行情下,2021年、2022年销售额持续增长。“蒙生牌蒙自石榴”连续3年荣获云南省“十大名果”称号。目前,蒙自市有10万余人从事石榴种植,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36.04万吨,产值12.02亿元。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土特产”,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富民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文山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丘北辣椒产业呈现出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态势,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品,2022年全县种植辣椒32.6万亩,鲜椒产量30.98万吨,辣椒全产业链产值25.38亿元,带动6.4万户农户增收1.02亿元。广南县推进“6个百万亩”基地建设,坚持保种、保地、保水、保品牌,全产业链培育八宝米产业,全力打造八宝贡米品牌,创新拓展新型销售模式,开展八宝米销售进展会、进平台、进基地、进直播间、进景区等活动,实现了由“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2022年,八宝米品牌包装销售4.3万吨,销售收入2.47亿元。
2022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26%,茶叶、花卉、蔬菜、水果、中药材、牛羊、生猪、烟草8个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超过120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有农业企业12.63万户,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8万个、家庭农场8万余个;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总结推广全省16种利益联结模式和富民增收成功案例。“土特产”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源泉。(记者 赵丽槐 胡梅君 黄翘楚 吕瑾 黄鹏 李寿华)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