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民族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持续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加快。”过去一年,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在2024年云南省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云南“三个定位”建设谈变化、谋出路。
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云南坚定“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地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全省现代化发展大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稳定。
据了解,2023年,云南省级财政下达707.5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实施“枝繁干壮”“幸福花开”“石榴红”等重点工程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全省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社区),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亲如一家,共同唱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主旋律。
作为文化和旅游大省,云南积极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云南省政协委员、文山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汪玲介绍,文山州以节日为媒、以节日聚客、以节日促发展,促进州内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将各项工作都赋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众多代表委员注意。
云南省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海菜腔传承人李怀秀说,要加大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力度,创新传承人培养机制,让非遗传承走出去。
“直过民族与全国各民族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直过民族聚居区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云南省人大代表、临沧市沧源县县长戈正旗说,要持续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直过民族聚居区倾斜,加快完善交通、物流、信息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直过民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
云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2023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优良比例94.1%,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4%。绿美云南建设全面提速,完成营造林418万亩,新增绿化面积13.73万亩。清洁发电量占比为83.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3%左右。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要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引导群众关注、参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2021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故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图景。西双版纳州是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当前,西双版纳州正全面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加大对亚洲象保护力度,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多。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升新污染物治理能力”。云南省政协委员、西双版纳州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王海艳对此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无废城市创建就是其中的一项基础性支撑,要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循环治理,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务实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过去一年,云南务实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中欧+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不断显现,累计发送旅客超2500万人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运输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
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云南将搭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实体化运营和组织中心,推进中老泰引领示范通道和中缅通道建设。实施“一国一策”深化同周边国家经贸合作,深挖RCEP项下货物和服务贸易潜力,持续创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创新跨境电商“展仓播”一体化发展模式。
云南省人大代表、临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汤培远说,要加快推进大瑞铁路保瑞段、临沧-清水河等沿边铁路项目建设,统筹布局沿边地区产业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 字强
新华社昆明1月27日电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