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在410多米高的崖壁上,与地面接近垂直的坡度让人望而生畏。1月25日上午,冒着雪后凛冽的寒风和不时被山风吹溅到脸上的零星积雪,16个头戴安全帽、身穿安全防护反光背心的工人,带着每张重达几十斤的铁网和捆扎工具,借助系在腰间的安全带和安全绳,从崖顶向下跃进,停在了200多米高的绝壁上,利用工具将两张铁网捆扎起来,然后继续向下移动、捆扎,像极了蜘蛛在崖壁上织网。
这是在鲁甸至巧家高速公路项目5-2工点高边坡防护施工中每天都在上演的实景。高边坡工程作为主体工程的一部分,其清坡、钻孔、注浆、挂网都需要由专业的“蜘蛛人”来完成,他们也因此成为高速公路高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
鲁甸至巧家高速公路老房子隧道地处巧家县峪沟内,其出口端峭壁如削,工点团队前期实地勘察发现,隧道出口上方陡崖350米范围内,分布着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危岩体,对老房子隧道的施工造成严重影响,也对通车后的行车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消除这些安全隐患,指挥部决定采用“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危石清理”的综合防护体系,为危岩体穿上一层总面积4.4万平方米的“盔甲”,将危石牢牢锁住。2023年8月起,16名专业的“蜘蛛人”每天清晨就身绑安全绳悬挂在岩壁上施工。这支专业队伍平均年龄29岁,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及过硬的心理素质,他们采取“自上而下、分级施工、单独钻孔、及时注浆、小大挂网”的施工法,有效破解了各个施工难题。
本报通讯员 林文明 马灵丹
记者 杨建华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