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近年来,我们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昭通实践。”9月22日下午举行的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专场,昭通市委书记苏永忠介绍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情况。
昭通是云南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清洁能源、生物资源和高原特色农业资源,通过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深化科技创新、聚力提质增效,昭通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公铁水航”综合交通体系日趋完善
昭通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7.7%、增速列全省第1位。
聚焦“三大经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云铝海鑫70万吨水电铝项目稳定投产,全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旗滨公司生产下线,全市电力装机规模达2455万千瓦、列全省第1位,今年5大产业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比去年净增500亿元。
昭通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成贵高铁和叙毕铁路建成通车,昭通机场可直飞“北上广深”等10个城市,水富港实现3000吨级船舶通江达海,日趋完善的“公铁水航”综合交通体系,推动昭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实现“一江清水出昭通”
昭通扎实抓好群众收入、劳动力返乡“两项监测”,持续强化产业、就业“两项支撑”,让群众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年上半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8.2%,这两项增速均列全省第1位。
大力发展“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市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4.4万户脱贫群众户均增收1020元。出台创业就业二十条硬措施,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共吸引6.59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昭通坚决守护好“一江清水”,金沙江、赤水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境内393条大小河流实现“一江清水出昭通”。
坚决守护好“一方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持续丰富。坚决守护好“一片蓝天”,出台实施全省首部防治扬尘污染地方性法规,昭通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保持在99%以上。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
围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昭通持续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2023年全市民生支出476.8亿元、占比达83%,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致力于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去年以来共实施教育项目192个、新增学位7.2万个。
着力建好1个省级区域中心医院、4大专科医院、11个省级临床医学分中心、12家医共体总医院,滇东北中心医院由昆明医科大学全面托管,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受托管护人”机制,9.2万名留守儿童和3.2万名留守老人实现全覆盖关爱帮扶。
昭通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累计开展改革试点116项,14项创新做法获国家、省级表彰,6项改革入选国家、省级优秀案例,以改革优环境、促发展、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在全省率先实现“首贷服务中心”县域全覆盖,积极推行“一窗通办”,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昭通、投资昭通。2023年,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39.05万户,比上年净增10.8万户、增长38.2%。围绕提升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整体效益,创新制定了十二条措施,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经验推广。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衔接资金38.08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占比高达69%。围绕易迁后扶,探索实行“红黄绿”动态管理模式,因户因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全市35.47万搬迁群众实现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记者 彭波)
2024年09月23日 14:38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