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心热起来 手动起来 富裕起来 ——临翔区搬迁点里的幸福故事
记者手记
老百姓常说,“背要你搂,牵要你走。” 记者认为,扶贫同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是衡量易地扶贫搬迁效果的关键。字光平、王洪梅、罗维良3个贫困户,一个身体不好、一个农村妇女、一个拉祜族群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党的扶贫好政策,为他们出主意、教方法,他们树立起不当懒汉要脱贫的坚定信念,心热起来、手动起来,用辛勤劳动实现长久稳定脱贫,成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真正受益者。
“搬迁安置要同发展产业、安排就业紧密结合,让搬迁群众能住下、可就业、可发展。”临翔区立足实际,既抓当前打基础,又谋长远谋未来,政策支撑,产业带动,持续着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
“搬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易地扶贫搬迁后备受关注。
“十三五”期间,临翔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334户5300人,共建设集中安置点38个。通过做实产业发展规划及就业计划、加强技能提升培训、精准对接服务促进转移就业、提高组织化程度、持续抓好脱贫质量巩固提升、做实特色产业发展文章等措施,带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
近日,记者走进临翔区,聚焦驿亭新村、大银铺、糯达3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搬了怎么办”的问题,感受搬迁群众的生活,倾听搬迁群众的心声。
驿亭新村生活美
2018年7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字光平一家搬进了驿亭新村的新家。
驿亭,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驿亭新村占地150亩,总投资4300万元,房屋建筑茶马古道文化风格特色鲜明,硬板路直通家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个种满花、果、树、菜的“小微菜园”,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电子商务平台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这里集中安置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8户618人,是我市集中安置贫困人口数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字光平家原先住在蚂蚁堆乡新民村上寨组,山高路远,土地贫瘠,他本人因外出打工受过伤,20多年来都做不了重活,一家4口仅靠妻子打临工,日子举步维艰。
搬家后,字光平和妻子罗恒兰都在安置点的云雾培蔬菜大棚打工。字光平主要负责水电、设备维护及维修,妻子负责蔬菜的种植、管护、采收。
“村里领导知道我身体不好,就安排我和妻子在家门口的云雾培蔬菜大棚打工,两个人打工每月有近5000元的稳定收入,家里的贷款都已经还清。”字光平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每天出门上班前,罗恒兰都要把小院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她爱自己的新家,觉得只有干净才配得上新家。夫妻俩勤劳努力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让他们家收获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之家、劳动模范之家、和睦之家、清洁之家的光荣称号,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变身的生动典型。
每天进出看着挂在墙上的这些光荣匾牌,字光平夫妻俩心里美滋滋的。
一步住新房,逐步富起来。临翔区蚂蚁堆乡党委副书记赵正勇介绍,仅云雾培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就为驿亭新村安置点的279个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富国强民沾惠政,丰衣足食谢党恩。”村史文化墙、感恩亭诉说着驿亭新村的变化和群众对党的感激之情。如今的驿亭,不再有哒哒的马蹄声,有的是驿亭村民奋力奔向小康的强劲足音。
真金白银大银铺
选竹、刮青、破竹、拉丝、挑蔑、打磨、编织、锁口……一根根竹篾在王洪梅手中上下翻飞,丝丝回环,成为形状各异、花样繁多的竹制品。
王洪梅的老家在中山村罗家寨,山高地瘠,仅靠喂鸡喂猪种菜讨生活,出村的路也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说起老家,王洪梅直叹气。
为解决像王洪梅一样的贫困群众,因受地质灾害影响及生产、生活条件不便,难以脱贫的问题,凤翔街道中山村在大银铺建设了30户126人贫困群众居住的易地搬迁安置点。
中山村有1000亩竹子,历来有编织竹器的传统。为此凤翔街道依托中山村百年竹编历史,因地制宜发展竹编产业,建成了“竹编工艺展示、竹文化传承、竹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山竹艺馆,并引进四川竹编非遗传承人到村里为群众开展竹编技能培训。
“竹艺馆建成后,主要是为大银铺的搬迁群众解决就业问题。”中山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李忠玉说,通过学习和练习,村民的竹编技术进步很大,竹编产业逐步从“粗编”走向“精编”,开发出了果盘、小簸箕、收纳盒、茶盒等多种新产品,现在已经有企业主动上门和中山村签订合作协议,预订礼盒、果盘等。
王洪梅家搬迁至大银铺易地安置点已有3年。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一年四季都在家门口的竹艺馆上班,不用淋雨不晒太阳,活也不累,而且上班顾家两不误。如今,丈夫在城里打工,一个月4000多元收入,自己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两口子收入比原来翻了好几番。
受益于“企业+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的搬迁群众,通过在竹艺馆打工参与编制竹器,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14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0余元。大银铺成了名副其实生产“银子”的地方,搬迁户就在这里安居乐业。
拉祜新风靓糯达
临翔区圈内乡炭窑村糯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安置了28户拉祜族人家。
拉祜族群众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零散居住、生活习惯差、经济意识淡薄。搬到糯达后,他们是否习惯?新生活过得怎样?记者带着问题走进糯达。
快到安置点,远远看见一栋栋具有拉祜族元素的特色民居房倚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下车走进村里,挂果的核桃树是行道树,水泥硬板路通到家门口,家家门前有块空地可发展庭院经济。
在村里遇到了准备外出干活的罗维良。听到我们想参观他的新家后,他大方地把我们引进家。推开客厅门,只见客厅里堆满了装有油菜籽的口袋。罗维良告诉我们,隔壁房间也堆满了油菜籽。问他为什么不卖,他说要囤一段时间再卖,价格会更好。
一旁的炭窑村党总支书记吴光达忍不住笑起来:“现在我们拉祜族群众比汉族群众都会算账了。”
“从山上搬到这里,生活方便多了,今后多养点猪牛,出门打点工,日子肯定越来越好。”罗维良和我们盘算着新生活,言语中透着满满的自信。
在村里最高一排房子前,记者遇到在自家庭院前菜园子里摘四季豆的陈国元老人。菜园子不大,却种满了应季蔬菜。
“大爹,搬来这里好在吗?”“好在,方便,现在煮饭用电,洗澡有太阳能,家里还用上了冲水厕所。”一问一答间,村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尽呈眼前。
问到村里的变化,陈国元说最大的变化就是白天村里没人。“为什么?”“都打工去了嘛!”
确实,一路走来没见到几个人。
“这算不算是一个变化?”“算,怎么不算。”吴光达说,这个变化太大了。拉祜族群众以前生活在山里,没有时间观念,什么时候想去地里干活就什么时候去,地里庄稼收成好不好也无所谓,过一天算一天。搬到这里后,离集镇近了,农闲时可以打工挣钱,谁都不愿闲着。
“搬迁就是搬思想!” 眼前的糯达,正是“搬动”思想的生动典型。
2018年搬迁至今,这28户拉祜人家不断适应着新的生活方式,思想也在不断发生改变,经济意识和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大家意识到,想要过上好日子,就得行动起来。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吴光达告诉记者,为了让这28户拉祜族人家搬迁之后稳定下来富裕起来,临翔区在这里设安置点时,就引进了临沧壹佰度茶叶有限公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村民就可以到企业就近务工、出租土地和承包茶园,搬迁群众的收入会更加可观。(记者 俸如春 查海霞 阮海燕 张天龙 通讯员 杨中美)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