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小魔芋”缘何长成近10亿“大产业”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2-03-24 10:50:5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世界魔芋看中国,中国魔芋看富源。”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种植魔芋15万亩,产量18万吨,产值9亿元,其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220万亩的6.8%、云南省77万亩的19.5%和曲靖市21万亩的71%。2021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虽然调减为14万亩,但产量、产值分别达18.5万吨、9.6亿元,产量、产值实现双增长,稳坐全国魔芋大县“头把交椅”。

  富源小魔芋究竟是如何发展成近10亿元富民绿色大产业,成为该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重头戏”,助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的呢?

 

魔芋连片种植基地。富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扶优培强:从零星种植到15万亩

  富源魔芋种植已有百年历史。

  魔芋长期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生长,具有热量低、脂肪低、高纤维的特点,有较好的保健与食用功效、较高的医药价值,在食品工业上用途颇广。

  富源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结构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百年来,当地群众在房前屋后均有零星种植。其鲜芋主要用于加工魔芋片或魔芋角,用于农村传统制作魔芋豆腐,成为群众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1991年有人开始集中连片种植,当时由于人们对魔芋功能了解太少,没有进行精深加工,所以造成初加工产品和鲜芋销售困难。”富源魔芋研究所所长殷减清介绍说。直到2003年,富源县委、县政府与云南省农科院合作成立富源魔芋研究所,并成立了魔芋产业领导小组,出台了相关魔芋产业发展文件,才促进了富源县魔芋产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是一条漫长的路。在魔芋产业成长的“冷板凳”时期,为将魔芋产业作为该县“一县一业”的支柱产业来抓,从2013年至2019年,富源县财政累计投入5000万元,累计贷款2亿元,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力支持魔芋产业发展。

  富源深知科学化种植的重要性,建立了县委联系专家制度,围绕魔芋短板的种源和连作障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建立以县魔芋研究所为龙头,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为纽带,百亩以上村配备一名村魔芋辅导员和魔芋专业合作社法人近300人的魔芋科研队伍。

  富源魔芋研究所成果丰硕:自主创新研发的科研成果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自2003年科研所成立以来,共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引进10多个新品种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杂交育种出魔芋种子1万多粒,完成魔芋太空搭载育种项目,收回太空种芋31个,为富源县魔芋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经过近几年的常态化培训,魔芋种植户掌握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成熟技术的推动下,种植面积从零散种植发展到如今的近15万亩,产量达18万吨,产值近10亿元。”殷减清说,2018年中国魔芋协会组织评定,富源被评为全国10个魔芋产业重点县之一,成为云南仅有的2个县市之一。

  目前,富源拥有魔芋精深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精粉2500吨以上,占全国精粉15000吨市场份额的16.7%;魔芋系列产品30余个,魔芋营销户1036户,从业人员3160人。形成了上游生产优质原料,下游有系列产品,产业链紧密连接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同时,富村魔芋交易市场成为全国种芋交易的晴雨表,富源提供的魔芋种芋占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撑起中国魔芋种芋半壁江山。

  “十四五”期间,富源县魔芋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5万亩左右,主要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通过精深加工和打造品牌来提高附加值,打造10亿元以上魔芋产业,保住“全国魔芋大县”的桂冠。

  从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小散经营到中国魔芋生产大县,富源县走了31年。

技术人员检查生产原料。富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品牌创建:“富源魔芋”走俏市场

  在国内外魔芋交易市场,提起魔芋产品哪里好,人们交口称赞“富源魔芋”。

  魔芋产量刚提起来的那几年,种植效益有了提升,人人都知道富源魔芋品质好,在当地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富源魔芋处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境地。

  2003年,富源县提出“打响魔芋品牌,培育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把魔芋产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

  富源县联合当地魔芋企业,探索精深加工路子、开发下游产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坚持“一系列产品、一个品牌、一个车间”的战略,近二十年的深耕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富源金田原公司董事长赵有能说,为了叫响“富源魔芋”品牌,富源魔芋企业家们奔波于国内外各种农特产品展销会,一点点积累市场知名度。

  走品牌之路,让富源金田原、光华、佳芋、雄升、金地等5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白金芋宝、麒麟牌魔芋膳食纤维、富绿牌魔芋胶、魔芋即食食品、魔芋素食、魔芋月饼等知名品牌10个以上。

  如今,富源县已有“富源魔芋”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驰名商标各1个。2013年,“富源魔芋”商标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估,品牌价值11.55亿元。

  通过持续多年的发展,老厂镇被中国魔芋协会评定为“种芋第一乡”,富村镇为“中国魔芋第一镇”。2013年,富源县成功完成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富源县魔芋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区,为富源魔芋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富源魔芋”品牌不仅墙内开花,墙外也香。

  经科学化指导种植后,富源魔芋通过无公害和有机食品认证,获得过日本AFAS认证,欧盟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魔芋食品走俏国内外,产业市场外向度增高。

  “疫情前,富源70%以上魔芋产品外销,30%的精粉经过精深加工成魔芋系列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国。”赵有能介绍,日本进口魔芋食品中80%的份额来自中国。

  “受疫情影响,健康食品受到大众热捧,公司开发的休闲食品系列产品卖得很火,4条生产线24小时全负荷生产,也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在富源县富村镇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技术经理蒋显宽介绍道。

  电商时代的到来,为富源魔芋产品走向全国插上了“翅膀”。富源本地培育的魔芋种子长在相隔数千里的土地上成为了现实,本地生产的优质商品芋、精粉等加工原材料成为了国内外很多食品企业的重要选择,为进一步提升富源魔芋品牌价值,走向行业领先地位铺平了道路。

  据赵有能介绍,按照目前富源魔芋精深加工企业的品牌效应、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额计算,整体产值已超过了20亿元。

 

工人分拣产品。富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致富支柱: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春分时节正是魔芋点种的最佳时期,在富源县佳芋食品有限公司的魔芋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工人们忙着培土、撒种、施肥,现场一派忙碌的景象。

  “出门就可以打工赚钱,回家还能照顾老人和小孩。”正在基地里干活的张小凤说,她家就住在附近的多乐村,在基地打工还可以学习魔芋种植技术。

  为了鼓励有条件种植魔芋的农户种植魔芋,该公司与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发展订单式农业。农户从公司购买优质魔芋种子,公司为农户免费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由农户自主发展种植魔芋,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农户种植的魔芋,保证农户种植的魔芋有市场、有销路。近年来共带动全县8000余户农户种植魔芋,户均增收3万多元。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保证农户种植收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为强化魔芋产业培育,2020年起该公司以年租金600余元每亩的标准,流转2000亩土地,统一发展魔芋标准化连片种植。

  土地流转后,佳芋公司优先吸纳辖区内有务工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土地流转户到公司和基地务工,让农户获得工资收入,不出家门就挣上了 “双薪”。长期在基地务工的农户还能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带动农户自发种植,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正在魔芋种植基地劳作的村民尹和良说:“我家租了30亩地给基地,一年下来租金就可以收入2万余元,农闲时夫妻俩都在基地务工,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每年超过10万元。”

  像尹和良一样,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实现了把土地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三变”,一些村集体因为发展魔芋产业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的突破,夯实了富源乡村振兴之路。

  据了解,富源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在产业链的“催化效应”下,全县建设了一批万亩魔芋乡(镇)、千亩专业村,培育了一批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

  目前,富源县有魔芋专业合作社108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5个,市级示范社6个。合作社共有社员3000户,覆盖芋农60800人。有家庭农场22家;全县有魔芋营销户1036户,从业人员3160人。富村魔芋专业交易市场,每年交易种芋1万吨左右,商品芋5万多吨。

种类丰富的魔芋食品。 蔡树菁摄

  创新思维,持之以恒;绿色发展,县富民乐。经过30多年的发展,“富源魔芋”完成了从粗放生产到集约经营、从单一结构到产业链布局、从本地消费到走向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从零星种植的小小魔芋长成近10亿元的全县支柱,魔芋产业的强势崛起,已成为富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成为云南省高原优势特色产业成长壮大的范本。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