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荒田村: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谱新篇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5-13 11:01:1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凤庆县雪山镇荒田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将自然村理事会作为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了荒田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乡村治理“四大员”

  建强组织班子。荒田村在党总支带领下,始终坚持把政治素质好、愿意为村民服务的优秀本土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搭建了老中青搭档的强有力班子。并将党性强、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中选拔培养小组长,不断调整优化村民小组长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注重理事会组建。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类组织中的领导作用,根据“因地制宜、利益相关、规模适度”原则,结合党支部和党小组的设立情况,在每个自然村成立一个乡村振兴理事会,理事会通过公开民主选举的原则产生,成员大多是党员、村民小组长、致富能手热爱家乡的外出乡贤、退休干部和群众,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集体观念强,办事公道,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村两委的安排部署,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成为群众与社区干部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明确理事会的职责。村党总支指导各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学习制度、议事规则等制度,理事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村民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产业发展、村庄治理、纠纷调解、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开展服务,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提高群众参与村集体事务的意识,树立乡村管理的主人翁精神,成为了村级事业的“组织员”和“宣传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拉开了基层治理新序幕。

  坚持创新治理,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争做示范带头人。理事会将“一事一议”与理事会有机结,积极引导群众投资投劳,实施道路维修、氧化塘、美丽公路建设等公益事业,全程参与各类公事业的建设管理、监督施工、验收等事项,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争做制度执行表率人。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不缴“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不履行村民义务、不支持产业发展、不支持公益事业、故意破坏水电路等公共设施等不良行为的农户,纳入失信农户名单管理,按照《村规民约》予以惩戒。理事会成员带头执行,并积极宣传发动群众,自执行以来,消除失信农户102户,收回长期拖欠各类款项12万余元,长达十多年、二十多年的拖欠都得到有效清收。争做致富带头人。理事会紧盯县、镇、村项目政策,收集符合当地实际的致富信息,并及时传达给群众,同时征询农户致富需求,上传到村“两委”,进行有针对的项目争取和编报。积极组织群众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致富本领。村党组织结合壮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理事会引入在外乡贤回村投资一百多万元建设茶叶加工厂,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解决群众茶叶采销售难的问题。

  坚持三治并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依法治强保障。通过村规民约、诚信体系建设,形成了荒田村自治规则体系,成为全体村民的自律准则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村两委和理事会共同开展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知法守法遵法的法律素养;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在调解纠纷、讨论村务发动群众参与,让从事后问法转变为事前询法,最终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以德治扬正气。在党组织和理事会的教育引导下,深挖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制定村民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引导村组社会心态,构建爱党爱国、崇德向善、重义守信的精神共同体,在依靠行政强制力的“硬管理”向“德治教化”的“硬软结合”转变,群众信访、治安案件、邻里纠纷、打牌赌博等现象明显减少,逐步形成了文明有礼、规范有序、崇善向上的良好风气。以智治促服务。通过小喇叭工程,将乡村振兴、扫黑除恶、人居环境、法律知识等工作类政策进行整合,用小喇叭进行早晚定时播放,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通过安装善治临沧APP、建立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新技术,深化网格化管理,构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员”治理格局,每个网格建立若干“5-20户联保”小网格,让应急信息、群众诉求更快直达镇村、迅速处置,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王建力)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