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曲靖市马龙区大庄乡党委因地制宜,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围绕“畜、果、花”等特色产业,多方面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奏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曲”,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水平低、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这一难题。
窝郎村是大庄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典型,该村有5个村民小组,303户,1047人,5个党支部,党员69名。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窝郎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积极探索发展路径,突破发展难题,引进世界500强企业联想佳沃种植蓝莓,温氏集团发展养猪产业,带动土地流转、村民务工,村集体经济从2010年的2.4万元发展到2021年的2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2680元增加到2021年的6800元。窝郎村在党建引领下红旗村创评中稳中有进,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3面红旗,2021年上半年获4面红旗。2021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大庄乡党委、政府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造血功能”为目标,先后成功培育出富庄蓝莓基地、联想佳沃蓝莓基地、温氏养猪基地、民村苹果基地、新发食用菌种植基地、石河能繁母牛养殖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实体运作全覆盖。每年为村集体创收净利润150余万元,增加本地就业岗位2000余个,安置公益性岗位80余个,带动全乡农户增收致富400余万元,真正让企业种上了“摇钱树”,让村集体捧上了“金饭碗”,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大庄乡主要采取“五步联动法”:
抓政策机遇,共下资源整合“一盘棋”
整合利用多方资金。抢抓财政扶持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好政策好机遇,积极争取并使用财政专项资金860余万元,同时,整合公司、企业、村集体、项目资金,使得项目资金“规范合理、财尽其用”。盘活现有资源。将闲置房屋、撂荒耕地、荒废山林、低效林等资产资源以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使用,按照“取之于村,用之于民”的思路,发展“村、民、企”合作经济,实现“闲”变“宝”、“死钱”变“活钱”。为村集体注入新动能。由乡党委牵头,成立专班,积极招商引资,要项目,找路子,多管齐下,努力向村集体“输血”。
凝聚干事合力,共耕项目建设“责任田”
按照大庄乡“畜、果、花”的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变“单打独斗”为“合作共赢”,确保将产业建起来。推动“一把手”高位抓。充分发挥乡党委、政府的统筹指导、把关定向作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由“一把手”亲自带领研究、亲自部署,高位推动项目建设。组建“一班人”专职抓。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带头支持产业征地、拆迁、流转等项目建设,发挥站所部门和乡贤能人对项目选择、落地、建设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作用。
创新管理模式,共织产业发展“一张网”
规范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坚持“乡统筹、村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实现产业项目群众参与群众管。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推行“党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1+N”“企业带动合作社捆绑发展”的发展模式,由基地带动产业、合作社统筹运营、公司监督指导、党组织把关掌舵,让农户主动参与,使产业运转规范、有序、高效。打造品牌效应。以“一村一品”为依托,提升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品牌,增强产品竞争力,对富庄蓝莓、佳沃蓝莓、民村苹果、温式养猪等知名乡土品牌,大力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
优化利益分配,共绘稳步发展“新蓝图”
为确保产业发展行稳致远,大庄乡在村集体经济的利益分配上下足功夫,采取纯收益“1126”分配模式:即10%用于扶贫公司发展资金;10%用于村组干部考核奖励;20%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60%用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产业发展。使得公司、企业、村集体都有收益,变“输血增收”为“造血发展”,真正让公司强起来,让企业留下,让村集体壮大起来,让老百姓富起来,让村干部甜起来,实现了“干好有奔头,增收有甜头”的美好愿景。
强化示范引领,共奏村级联动“新乐章”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做为书记抓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列为硬性考核指标,以抓带促,切实推动各村村集体项目走深走实;同时,以“党建红旗村”创评为契机,推动党建工作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实现“村村联动”。全面推行“强村带弱村”的发展模式,抓两头促中间,以大庄社区、窝郎村为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示范点,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变“一村为主”为“村村融合”,推动村民致富、促进集体增收。真正把全乡产业做优,把集体经济做强。 (毛宗飞)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