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塔城镇:绽放多彩民族团结之花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12-08 15:22:4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绿水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里的各民族之间长期亲密交往,文化上互相交流、互为影响,和谐、自然、安定、和平、包容的多民族绽放出多彩的“团结之花”。

undefined

  塔城镇地理位置地处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海拔较低,气候宜人。镇内居住有藏、傈僳、纳西、白、彝、普米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8%。近年来,塔城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完善和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工作的关键,从群众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从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生态保护,解决群众就业、提高收入,不断推动各民族之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近年来,塔城镇通过大力培养文化传承人培植延续传统文化方式,以建场地、夯基础,建设非遗传习所、民俗展览馆、腊普书院、乡愁记忆馆等多个特色文化场馆,并组织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开辟专题音乐坊、乡愁书院、哈达组舞台、酒坊、弦子坊等一批传统文化体验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文化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基础。

undefined

  通过引进中旅集团、松赞集团等实力企业,组织成立了民宿合作社,规范引导民宿产业发展,到目前,已建成“松赞塔城”“四鸣精舍”等为代表的精品酒店51家,以“漫寻记”“哈布达云谷”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34家,涵盖从388元到4388元的各类房型,共有房间数800间,可接待人数1424人,直接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近1500人,其中当地少数民族从业人员占96.8%,从业人员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余元,实现年总收入近300万元;并建成了一批富民强镇的“绿色食品”基地,藏红花、生猪、冰酒、玫瑰种植等特色产业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多渠道带动农户逐年增加收入。

undefined

undefined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干部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新塔城。(实习记者 次仁培布/文 维西县塔城镇人民政府/图)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塔城镇地理位置地处于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区,海拔较低,气候宜人。镇内居住有藏、傈僳、纳西、白、彝、普米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98%。

2022年12月08日 15:22

12月8日,云南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首次会员大会在昆明举行。

2022年12月08日 15:17

为进一步优化就医环境,更好地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昆医大附一院门诊部为8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0条便民服务措施。

2022年12月08日 14:59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5个州市、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总数量位居中国西部地区第二。

2022年12月08日 09:13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