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加快打造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1-04 15:48:5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1月4日,中共嵩明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嵩明县委书记李进波在会上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脚踏实地谋发展 埋头苦干勇争先奋力开创嵩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2023年嵩明县将扎实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奋力开创嵩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报告指出,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疫情影响,嵩明县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新区党工委工作要求,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以开展“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各项事业在攻坚克难中稳健前行。

  报告提出,2023年嵩明县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扎实推进“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打造昆明东部宜居宜业新城,奋力开创嵩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为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昆明市“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中实现争先进位,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产业强县

  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不动摇,实施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深化“产业链+战区”扁平化项目推进机制,推动全县产业发展在量上有大跨越、质上有新提升。要全力打造四大重点产业集群,确保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5个以上,到位市外内资120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要强化园区主战场作用,实施园区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全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全力巩固提升园区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地位,全力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园区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提升,配套完善园区教育、医疗、文化等功能设施,加快产城融合发展。要做好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确保纳入省、市、新区重点建设计划项目不少于80个、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不低于6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不低于3亿元。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把改革、开放、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开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交流等活动,提升嵩明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以上。要着力提高创新能力,确保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户以上、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0户以上。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全县市场主体、企业数量均增长5%以上,将市场主体实际感受作为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主要依据。

  坚持精建细管,不断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和谐宜居、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现代新城。要完善规划体系,将各级各类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动实现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多规合一”。要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北片区产业类型和企业清单,加速培育和引进新兴产业,为县城发展注入“新动能”。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让“与嵩明·共文明”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扎实开展以文明县城创建为统领的“五城同创”工作,着力建设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培育更多“一村一品”,打造更优“一镇一特”,做强做大“一县一业”,确保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以上,确保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不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要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完成13个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建设省级、市级绿美村庄45个以上。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打造一批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产业等领域示范样板,推动形成“一点带多点、多点带全面”的乡村振兴格局。

  推进生态嵩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嵩明。要推动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努力实现河湖生态安全、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争创省级绿美河湖1个,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责”向“有力有效”转变。要筑牢重点领域生态屏障,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打好净土保卫战,提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获得感。要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高群众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广泛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尽心竭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要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嵩阳回辉幼儿园、杨桥中心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建设,启动黄龙山小学二期、培智学校二期项目,确保职教新城初级中学实现招生。要全面推进健康嵩明建设,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达到“三级中医医院”标准,确保创建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着力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持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四中心”融合,更好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化解、重大风险防控作用,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步提升。要深入推进法治嵩明建设,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鲁媛)

责任编辑:罗婧源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1月4日,中共嵩明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嵩明县委书记李进波在会上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脚踏实地谋发展 埋头苦干勇争先奋力开创嵩明社会主义现代

2023年01月04日 15:48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那诺乡那诺社区充分利用本地水库风光秀丽、水质优良的资源优势发展养殖及集“吃、住、游、钓”为一体的垂钓产业“量体裁衣”推动

2023年01月04日 15:40

由云南省博物馆和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不爱红装爱武装——人民军队女军服展”将于1月6日起在云南省博物馆一楼临展厅举行。

2023年01月04日 15:33

2022年盘龙区征收水资源费982万元 ,其中追回拖欠水资源费约484万元,水资源费征收工作取得较大成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2023年01月04日 15:17

近日,一支15秒 “七彩云南·旅游天堂”文化旅游宣传片在央视CCTV-1综合频道、CCTV-13新闻频道亮相,大气恢弘的整体风格,气势磅礴的唯美镜头,其乐融融的情感氛

2023年01月04日 15:06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元旦假期云南省共接待游客645.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35.9%,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1.6%和98.

2023年01月04日 14:53

2022年,迪庆州教体部门紧扣州委、州政府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部署,围绕省、州既定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强化教育保障抓落实,多措并举抓发展,全州教体工作呈现

2023年01月04日 13:39

2022年金江镇紧紧围绕全市“十四五”工作规划布局和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保攻坚、社会事业和平安建设等重点工

2023年01月04日 13:23

玉溪全市共接待游客33.86万人次,同比增36.5%,其中过夜游6.81万人次,一日游27.05万人次。

2023年01月04日 11:39

近日,为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昆明市矿产资源和清洁能源优势,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昆明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2023年01月04日 10:1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