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文山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总规划用地约600亩,搬迁群众来自全县17个乡(镇)1589户7517人,其中脱贫户1310户6134人。
从深山到城市,从破旧的土基房到安全稳固的楼房,从泥泞不堪的山间小路到宽阔平坦的城市道路,从看病难上学难到家门口就医入学,从囊中羞涩到家门口就业……搬迁后,大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广南县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出台《广南县圆梦社区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十五条措施》,将党建引领融入后续管理全过程,推行党建引领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业主委员会“三驾马车”,构建自治为基、律治为本、善治为先的“三治三共三家”融合治理体系,照亮搬迁群众“圆梦”之路。
党建引领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圆梦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和各类组织班子成员,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造社区治理新格局。
——建强党组织,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在搬迁入住前及时选强配齐安置点党组织,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配齐社区干部队伍,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完善社区规章制度,营造社区新风。把社会稳定作为新社区管理的总基调,圆梦社区成立党委1个,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2名。群众搬迁入住后,由社区统一管理,推选楼栋长,设置网格员,实行网格化管理。目前,已配备社区工作人员15名(社区5名,驻村工作队3名,宗教干事1名,社会事务干事4名,公益性岗位2名),设12个居民小组,有12名组长,27名副组长。
——党组织引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创新社区治理方式,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业主委员会班子成员均实现交叉任职,努力打造“红色业主委员会”和“红色物业”,将党支部建在业主委员会上,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群团组织、业主委员会“三驾马车”融合治理机制。根据圆梦社区住户民族多样,为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圆梦社区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和各类自治组织班子成员,选人用人中,在考虑德才兼备的标准时,兼顾民族、年龄、学历、性别、党派等条件,侧重从搬迁群众中遴选优秀党员和小组干部充实到社区班子,干部考察中采取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搬迁乡镇意见等方式深入了解识别。在考察各类组织班子成员中十分慎重,成员中配有壮、汉、苗、瑶、彝五种民族。注册以社区党委委员、居民委员会主任为法人的广南县圆梦十八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现聘有保安18人、保洁23人、水电工2人开展管理及服务工作;成立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参与的社区业主委员会。
——党群联动,“五一一三”推动治理。
针对圆梦社区群众来自不同的地方,民族种类多的实际,社区不断优化党组织架构,形成“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居民代表—群众”五级网格上下承接、协调互动的挂钩联系服务机制;采取社区干部每月至少走访1次所挂钩的党小组长和楼栋长;党小组长和楼栋长每月至少走访1次所挂钩的党员和居民代表;党员和居民代表每3个月至少走访一次所挂钩的群众的“5113”工作法推动治理。目前,共有三级网格员39名,四级网格员79名,五极网格员1596名。实现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问题在网格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多元驱动 “三治三共三家”融合治理
根据社区居民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充分发挥群团等各类组织凝聚动员、参与治理的桥梁纽带作用,以自治激发活力,靠律治定纷止争,用善治春风化雨,逐步形成自治为基、律治为本、善治为先的“三治”融合治理格局,努力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三共”融合治理体系。
——以自治为基础增活力,共建多元联动之家。
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圆梦社区以自治为基础和核心,激发党群共建合力,确保社区安定有序发展。
一是以“两个公约”为切入点提升自我管理服务能力。围绕服从管理服务、按时参加会议、认真履行义务、充分发挥作用等4个方面制定《莲城镇圆梦社区党员、干部及居民代表公约》,突出服从管理服务、按时参加会议、推动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卫生、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等5个方面制定《莲城镇圆梦社区居民公约》,对执行公约情况,社区建立“红黑榜”通报曝光激励机制,营造以上红榜光荣、上黑榜为耻的良好氛围。健全奖勤罚懒机制,制定村规民约,促进社区形成爱护环境、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文明礼让的社区新风尚。
二是以改善服务民生为突破口激发群团组织共建合力。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社区工会协助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12期,参训劳动力600余人次,转移就业400余人,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公岗164人,自主创业26户52人,确保有劳动力家庭稳定增加收入;社区共青团支部发挥团员的先锋和后备作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年内开展“青春有约”走访病残青少年活动9次,共走访病残青少年30人次、看望留守及困境儿童108人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140余件;社区妇联组织妇女干部入户指导家居整理和卫生管理,组织9次60名妇女干部入户开展工作,帮助留守妇女解决困难问题156件。同时,社区群团组织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为契机,组织开展“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关爱未成年服务活动、“民族团结、扫黑除恶、禁毒防艾”知识宣讲、“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等,群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三是以“三双”报到为关键点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建立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评价互帮互助工作机制,推动辖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全覆盖。制定发放“一卡一册”(便民服务联系卡、便民服务手册),以党员一带N、居民代表一带一的模式,为搬迁群众提供24小时服务,帮助群众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一位搬迁群众都能感受到党的关心、关怀和温暖,让所有搬迁群众在安置点都能找到家的归属感和舒适感。充分发挥党建联动优势,联合莲城镇民族中学、民族小学54名党员与122名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固定联系帮扶,定期开展假期儿童关爱服务和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等宣传活动,发挥优势联办活动60余场,办实事好事150余件。
——以律治为根本强保障,共治民族团结之家。
圆梦社区注重培育群众法治意识,运用法治的力量调节利益关系,将法治寓于自治之中,以法治助力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于2021年被命名为文山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集体。
一是推进法治进社区,宣教结合求实效。主动对接和配合司法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配备并发挥好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提高居民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营造崇尚法治、遵守法律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楼栋长”“网格长”作用,实现社区纠纷一“网”排查、“格”中化解,夯实幸福生活的“邻里工程”,协调解决供电供水、物业管理、社会治安等难题130余个。
二是全面启动巡逻防控,拉起民生“安全网”。莲城镇圆梦社区在南秀派出所管理范围,设有圆梦社区警务亭,共有2名社区民警服务居民,负责社区治安维稳工作。同时,社区党委联合警务亭民警、业主委员会,为社区保安、楼栋长开展为期7天的半军事化培训,要求全天候、多方式服务社区居民,为社区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对社区干部和安保人员培训
——以善治为先导扬正气,共享文明建设之家。
结合“七城创建”工作,圆梦社区将善治作为社区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弘扬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以道德评议和社会舆论的力量,让灌输式的乡风文明变为村民自主建设的时代新风。
一是挖掘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真善美。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挖掘“忠、勤、勇、学、孝、廉”等优秀传统文化,使居民时刻将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保护“乡愁记忆”建设社区文化长廊,记录易地搬迁前后发展变化,记住乡愁、铭记党恩。发挥家风家训等道德教化功能,引导社区群众承家训、传家风,全社区共有200余户认领家风家训。
二是倡导时代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光荣脱贫户”“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光荣脱贫户”23户,“十星级文明户”34户,“好媳妇”21人、“美丽庭院”25户、“爱心妈妈”40名。同时,将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在辖区“光荣榜”向居民公示,营造“人人学模范、户户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助推文明社区建设。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常态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创卫创文、环境保护、扶弱帮困等形式多样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争做社区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宣传者、推动者。开展志愿服务129次,其中卫生清洁108次、环境保护15次、扶弱帮困6次。
融合治理体系让圆梦社区居民“圆梦”
在党建引领“三驾马车”构建“三治三共三家”融合治理体系下,圆梦社区全面发展,在民生、就业、增收、和谐等方面成效显著,真正实现了社区居民圆“安居梦、城市梦、就业梦、和谐梦”。
——党建+基建,硬件设施奠基础。圆梦社区规划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总投资8.036亿元,优化布局商业网点、超市、农贸市场等,配套建设民族中学、民族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站、警务室、就业创业服务站、人力资源就业园区、物业管理等服务机构,开通了圆梦社区公交车,安装监控和门禁系统,为搬迁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了2085名学生上学,16名医疗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群众自发组建了10支文体娱乐队伍,3620人领取低保,分散特困供养12人,孤儿救助11人,376名残疾人落实两项补贴,社区居民科教文卫全面发展,为搬迁群众“稳得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就业,稳岗就业促发展。圆梦社区探索“党建+就业”工作融合新模式,形成党组织牵线搭桥,党员带头就业的新格局。社区自主转移就业2954人,实现务工收入762万元,其中省外务工2027人,县外省内务工96人,县内自主转移就业831人。在广南(国际)鞋服城共有5家企业入驻,共开发就业岗位4800个,实现稳定就业1200人,为圆梦社区安置区搬迁群众预留工作岗位3600个,在周边企业务工63人。在安置点帮扶车间就业195人,举办缝纫工技能以工代训600人,自主创业52人,灵活就业210人。开发保洁员、保安、生态护林员等公益岗位427个。
——党建+产业,产业发展保增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产业1310户,实现分红664户,分红金额75.33万元,返乡创业发展种、养殖业50余户,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实现群众年增收20000余元。发展种植业43户,共带动群众就业225人,其中发展中草药种植32户192亩,实现产值570万元,种植桔子11户92亩,实现产值138万元;发展养殖业61户,共带动群众就业176人,其中养牛29户,养殖肉牛1015头,实现产值609万元,养羊32户,养殖山羊1440只,实现产值59万元。(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