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竹园镇:“蒜”出美好“钱”景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4-10 17:21:3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4月初,在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新街蔬菜种植基地里,当地种植的小红蒜已到了采收上市阶段,工人们在田地里忙活着拔蒜苗。转眼间,一棵棵蒜苗就合捆完成,乘坐定制的“小火车”从田地里运往路边,等待称重装车,发往省外市场。

  蒜苗基地一角 秦洪卫 摄

  竹园镇新街蔬菜种植基地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种植的小红蒜蒜瓣肥大,色泽红润,蒜味十足,含有花青素,抗氧化性强,品质在红蒜品种中首屈一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基地的小红蒜订单已经销往广东、上海、重庆等一线城市。

  工人在田地间采收蒜苗 黄志艳 摄

  “我们新街蔬菜种植基地以种红蒜为主,有2400亩地,每年红蒜种三茬,今年的行情比较可观,现在可以卖到5.5元至6元一公斤,一茬的净利润在600万元,全年下来大约有1800万元的净利润。”富源县竹园镇新街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孙昆全介绍道。

  工人用定制“小火车”运送蒜苗 黄志艳 摄

  新街蔬菜种植基地在为农业生产增加效益的同时,也让当地农户在基地获得土地流转分红、劳务等收入。在采收时节,每天都有170多名当地村民重复着拔蒜、捆蒜、搬运、装车的工作。“我们在这个基地里务工,施施肥、打打药水,一天的工价是260元左右,比去外省好,小娃也能管,家里面也管得好。”富源县竹园镇新街村委会很毕村村民刘映梅心里乐开了花。

  基地负责人孙昆全介绍,接下来,他打算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小红蒜,向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将农户种出的小红蒜进行统一收购,让“菜园子”经济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工人将蒜苗搬运上车 黄志艳 摄

  近年来,竹园镇因地制宜,深挖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采取“党建+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搭建发展平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集中流转土地,引进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小红蒜、辣椒、草莓为主的蔬菜种植基地。同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助力全镇农业向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方向发展,推进农业集约高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源。(记者 刘金山 通讯员 秦洪卫 邹玲凤 黄志艳 胡进)

责任编辑:罗婧源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