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百盛践行绿色环保 倡导轻生活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5-08 16:54:0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昆明百盛以“我们都是绿色生活家”为主题,通过开展空瓶换绿植、环保袋领取等系列活动,致力于倡导循环永续的绿色生活方式的轻生活环保月在4月圆满落幕。

  据了解,自2014年昆明百盛首个环保月项目启动以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昆明百盛携手商场200多个美妆服饰品牌持续开展旧物回收换购活动。据统计,八年来累计回收空瓶2.2万余个,捐赠旧衣4000余件,积极为减少环境污染、共建云南美丽生态贡献一份力量。

  八年为万件空瓶安家,携手践行绿色轻生活

  化妆品行业污染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化妆品美容市场规模突破4853亿元大关,快速增长的数字背后不容忽视的是行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分销和最终消费产生的废物污染。

  作为昆明现代化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昆明百盛于2014年开始动员消费者正确处理空瓶,为环保循环事业贡献力量。据百盛提供的数据,截至本届活动结束,已有10万余名百盛会员参与其中,累计回收空瓶约2.2万余个,回收的空瓶将被批量运送至具有处理资质的工厂进行分拣、处理并循环再生。

  昆明百盛由此提出“我们都是绿色生活家”口号,由空瓶回收衍生出了空瓶美陈大赛、1000只纸袋替换计划、空瓶DIY、旧衣换购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旨在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倡导消费者做出改变,让“轻生活”的理念融入实践。

  多方聚力环保新势力,共建昆明美好未来

  作为入滇23年的先锋商场,昆明百盛一直把环保、永续、凝聚和共益纳入可持续策略规划的四大支柱,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与所处社区、社会环境建立密切联系。

  4月20日至5月8日,昆明百盛积极响应青春昆明号召,与五华区“红领巾争章”活动开展联动。号召孩子们到忠爱坊环保展览打卡并领取“走进滇池湿地”自然笔记手册,和家人共同学习空瓶回收的过程、滇池生态保护知识等环保知识。活动共有20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助力春城亲子环保科普教育。

  自2019年起,昆明百盛相继与多个在环保方面有建树的品牌合作,并联合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绿色昆明、在地自然教育中心为代表的本土环保公益组织,连续三年发起滇池湿地亲子教育活动。项目累计招募百余组家庭化身“滇池卫士”,在了解滇池湿地知识、深入湿地观察丰富的动植物的过程中,为滇池保护尽一份力。

  下一步昆明百盛仍将积极动员员工、品牌、消费者及可持续共创伙伴,打造承载品质商品与环保生活的购物社交目的地,共担绿色健康生态城市建设之责任。(记者 雷霁 昆明百盛供图)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