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走进德钦县云岭乡果念村,成片的葡萄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眼下,正值葡萄的养护时期,农户们正忙碌着在基地里操起手中的剪刀修枝,为今年葡萄增产丰收打基础。
近年来,德钦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优势,着力打造“一县一业”葡萄产业示范县,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数字化、营销市场化的全链条产业。葡萄酒产业成为了当地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干热河谷产出“德钦风味”特色产业
德钦县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自然资源丰富,海拔落差大,气候立体,而境内的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区日照长、雨水少、温差大、纬度低、海拔高、无污染适宜发展葡萄产业。截至目前,在德钦种植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霞多丽、美乐、西拉、烟“73”、玫瑰蜜等。先后引进了香格里拉、梅里冰酒、酩悦轩尼诗、云南融生永恒等4家高端葡萄酒企业,建成了宵岭、藏汉、圣达、山江、茨卓等7个精品小酒庄,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注册葡萄酒商标企业24家,葡萄酿酒企业数量上呈现出迅速增加,葡萄酒品质得到了逐年提升,高原河谷酿出了“德钦风味”特色产业。
小葡萄“串”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阿东村是德钦发展葡萄产业实现脱贫振兴的缩影,过去,阿东村农户主要收入靠传统农业、畜牧、林下采集等,收入单一且不稳定。近年来,阿东村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以发展特色高原农业产业为抓手,不断引进优秀、优势企业,盘活资源禀赋,逐步创出一条带领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新路子,2022年11月阿东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我们通过村党组织认真作好动员,在专家悉心指导下,2022年,我们村葡萄总产值达1652.6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的52.94%,葡萄产业逐步带动阿东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促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阿东村副书记从桑丁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阿东村引进葡萄酒知名企业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德钦)酒业有限公司和酩一葡萄种植(德钦)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基地工作”模式,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由企业开展规模化种植。土地流转走出增收新路径,公司直接与农户合作,以每亩2250元的租金租赁土地,全村87户参与,共租赁阿东村流转土地238.98亩,打造葡萄种植基地,集中化、规模化、高效化管理。每年支付村民租金48.13万元。以技术指导,免费提供专业化种植设备、农药等方式带动周边葡萄种植农户121户,种植面积达300亩。
此外,还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子,公司与当地格桑梅朵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按租赁每亩土地30个工,每个工120元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修剪、采摘、酿酒等各类就业岗位。采取“租赁+务工”模式,2022年土地流转群众户均获得务工收入16965元。
在此基础上,村党总支积极联系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订单收购方式,在阿东村下片4个村民小组收购赤霞珠,霞多丽,西拉等品种,从2012年至今每年以3.6元/公斤收购共377亩地的葡萄,户均收入达12910元。
“我们现在是走上了‘三赚’的产业发展致富道路了,村里以前的荒山废坡成为了如今的‘绿色银行’了。而且随着村里基地不断扩大,公司就地就近聘用我们农村劳动力,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加上公司每年都会组织葡萄种植、养护、管理全过程技能培训,学得好的还可以在公司就业了。”阿东村村民旺杰高兴地介绍道。
就全县葡萄产业发展来看,截至2022年底,全县规范葡萄种植面积14057亩、年产量4711吨、工业年产值1.5亿元,规模化基地7个,有机绿色产品认证面积3996.31亩,辐射6个乡镇、19个建制村、2778农户,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种植农户最高收入达到13万元,户均最高收入达到1.38万余元。
下一步,德钦县将按照“前延后伸、横向融合、全产业链竞争”的原则,加大葡萄酒企业引进力度,加强现有葡萄种植基地提质改造和企业流转,努力形成以20个精品高端酒庄为核心“世界一流高原葡萄酒庄集群区”。同时,积极改善交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管理、物流等成本,以葡萄酒庄为依托,串联沿线旅游景点,推进葡萄酒文化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形成“葡萄酒+”观光、体验等,让德钦葡萄酒飘香全国、走向世界。(记者 次仁培布)
2023年05月11日 17:18
2023年05月11日 17:11
2023年05月11日 16:03
2023年05月11日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