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钦县依托“小气候”优势 ,全力打造 “一县一业”葡萄产业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3-05-11 17:11:3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走进德钦县云岭乡果念村,成片的葡萄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眼下,正值葡萄的养护时期,农户们正忙碌着在基地里操起手中的剪刀修枝,为今年葡萄增产丰收打基础。

  近年来,德钦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优势,着力打造“一县一业”葡萄产业示范县,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数字化、营销市场化的全链条产业。葡萄酒产业成为了当地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干热河谷产出“德钦风味”特色产业

  德钦县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自然资源丰富,海拔落差大,气候立体,而境内的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区日照长、雨水少、温差大、纬度低、海拔高、无污染适宜发展葡萄产业。截至目前,在德钦种植的优质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霞多丽、美乐、西拉、烟“73”、玫瑰蜜等。先后引进了香格里拉、梅里冰酒、酩悦轩尼诗、云南融生永恒等4家高端葡萄酒企业,建成了宵岭、藏汉、圣达、山江、茨卓等7个精品小酒庄,从事主导产业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注册葡萄酒商标企业24家,葡萄酿酒企业数量上呈现出迅速增加,葡萄酒品质得到了逐年提升,高原河谷酿出了“德钦风味”特色产业。

  小葡萄“串”起群众增收致富梦

  阿东村是德钦发展葡萄产业实现脱贫振兴的缩影,过去,阿东村农户主要收入靠传统农业、畜牧、林下采集等,收入单一且不稳定。近年来,阿东村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以发展特色高原农业产业为抓手,不断引进优秀、优势企业,盘活资源禀赋,逐步创出一条带领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新路子,2022年11月阿东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我们通过村党组织认真作好动员,在专家悉心指导下,2022年,我们村葡萄总产值达1652.6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的52.94%,葡萄产业逐步带动阿东村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促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阿东村副书记从桑丁介绍道。

  据了解,近年来,阿东村引进葡萄酒知名企业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德钦)酒业有限公司和酩一葡萄种植(德钦)有限公司,以“土地流转+基地工作”模式,鼓励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由企业开展规模化种植。土地流转走出增收新路径,公司直接与农户合作,以每亩2250元的租金租赁土地,全村87户参与,共租赁阿东村流转土地238.98亩,打造葡萄种植基地,集中化、规模化、高效化管理。每年支付村民租金48.13万元。以技术指导,免费提供专业化种植设备、农药等方式带动周边葡萄种植农户121户,种植面积达300亩。

  此外,还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子,公司与当地格桑梅朵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按租赁每亩土地30个工,每个工120元的方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修剪、采摘、酿酒等各类就业岗位。采取“租赁+务工”模式,2022年土地流转群众户均获得务工收入16965元。

  在此基础上,村党总支积极联系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订单收购方式,在阿东村下片4个村民小组收购赤霞珠,霞多丽,西拉等品种,从2012年至今每年以3.6元/公斤收购共377亩地的葡萄,户均收入达12910元。

  “我们现在是走上了‘三赚’的产业发展致富道路了,村里以前的荒山废坡成为了如今的‘绿色银行’了。而且随着村里基地不断扩大,公司就地就近聘用我们农村劳动力,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加上公司每年都会组织葡萄种植、养护、管理全过程技能培训,学得好的还可以在公司就业了。”阿东村村民旺杰高兴地介绍道。

  就全县葡萄产业发展来看,截至2022年底,全县规范葡萄种植面积14057亩、年产量4711吨、工业年产值1.5亿元,规模化基地7个,有机绿色产品认证面积3996.31亩,辐射6个乡镇、19个建制村、2778农户,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种植农户最高收入达到13万元,户均最高收入达到1.38万余元。

  下一步,德钦县将按照“前延后伸、横向融合、全产业链竞争”的原则,加大葡萄酒企业引进力度,加强现有葡萄种植基地提质改造和企业流转,努力形成以20个精品高端酒庄为核心“世界一流高原葡萄酒庄集群区”。同时,积极改善交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管理、物流等成本,以葡萄酒庄为依托,串联沿线旅游景点,推进葡萄酒文化进景区、进酒店、进民宿,形成“葡萄酒+”观光、体验等,让德钦葡萄酒飘香全国、走向世界。(记者 次仁培布)

责任编辑:飞扬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一行3人赴云南省调研教育信息化2.0公益项目开展实施情况,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参加调研。

2023年05月11日 17:18

近年来,德钦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小气候”优势,着力打造“一县一业”葡萄产业示范县,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业数字化、营销市场化的

2023年05月11日 17:11

今年以来,双江自治县强化措施,主动出击,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023年05月11日 16:52

文化节活动主要分为“歌舞牟定”“畅谈牟定”“大美牟定”“映象牟定”4个篇章,共包括22项活动。

2023年05月11日 16:47

为全力保障乡村教师待遇水平稳步提升,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获得感,嵩明县财政局精准发力,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2023年05月11日 16:34

5月10日,昆明市晋宁区组织召开2023年“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暨二季度经济工作会,并举行了二季度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与现场签

2023年05月11日 16:03

5月10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2023年05月11日 15:31

5月10日,云南首家京东MALL正式宣布将于6月18日正式开业。

2023年05月11日 15:23

活动旨在宣传红十字运动的精神及理念,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围绕“生命教育,救在身边”主题,通报2022年省红十字会主

2023年05月11日 15:02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灯火中的卯相依旧热闹。

2023年05月11日 14:58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