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今年芒市泼水节期间,芒市广场上的竹品展销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市民驻足。精致的竹编手提包、美观的家居装饰品以及实用的竹编用具,以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工艺,赢得很多游客青睐。
芒市泼水节竹品展销 刘金山 摄
“以竹代塑”谋篇布局
随着社会发展,塑料制品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塑料制品加热后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微小颗粒,长期使用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是,许多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竹子作为一种速生材料,生长周期短且再生性强,对环境影响极小。竹制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环保特点,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能有效替代塑料制品,减少环境污染。
来自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德宏州竹类资源丰富,全州本地竹类多达20个属、82个种,是云南乃至世界竹类植物分布最集中、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全州竹林面积24.47万亩,其中,天然竹林2.1万亩,人工竹林22.37万亩,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7.9%。主要用材竹种包括龙竹、缅竹、缅甸龙竹、油勒竹、西藏龙竹等。此外,还有麻竹、云南甜龙竹、野龙竹、灰金竹和云南方竹等笋用竹种,以及黄竹、德宏甜龙竹等笋材两用竹种。丰富的资源为德宏州的竹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为有效利用竹资源,走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德宏州政府成立了“以竹代塑”行动工作专班,印发了《关于启动“以竹代塑”行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以竹代塑”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形成了包含社会宣传、试点推进、产业调研、招商引资、产品展销等多方面的工作体系。
据德宏州“以竹代塑”专班工作人员寸永护介绍,工作专班深入各县市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多家企业,掌握全州竹产业的发展情况,积极挖掘竹产业的发展潜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竹工艺品 刘金山 摄
打造升级竹文化品牌
在实施“以竹代塑”战略中,德宏州积极探索竹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建设创新科技基地,积极打造国家级竹种繁育基地。其中,陇川县建立的竹种园收集了357个品种,成为集科研、保存、良种培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成功培育了多家骨干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把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在乡村振兴中,德宏州积极打造电商助农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将精致的竹编工艺品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德宏州还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乐园等项目的建设。芒市镇的村民更是巧妙地将竹笋叶加工成漂亮的笋叶帽,新产品供不应求,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葫芦丝起源于德宏州梁河县,近年来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和各种演出,葫芦丝的美妙音乐已经飘向世界各地,葫芦丝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云南与世界的文化桥梁。”梁河县哏氏芦源葫芦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哏从国说:“目前公司不仅专注于葫芦丝乐器和相关工艺品的制作与销售,还提供文艺演出服务以及葫芦丝教学培训,已与勐养中学、德宏州职中、梁河县职中等三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葫芦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梁河县云帮竹器厂总经理龚云帮介绍,该厂每年收购竹子毛料达2000余吨,主要加工生产竹筷、竹笆、竹杯、竹酒桶等产品,产值达到150万元。
德宏州依托“无竹不成寨”的文化习俗,大力推广“以竹代塑”,通过广泛宣传竹产品的优良特性,推广使用竹筷、竹筐等竹制替代品,培育民众低碳环保习惯,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在餐饮、超市、景区等重点场景选树61个“以竹代塑”示范点单位,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场景替代。特别是在梁河县,通过积极响应“以竹代塑”行动,大量推广使用竹制餐具、家具和建筑装饰,营造了浓厚的“竹文化”氛围。
竹制品 刘金山 摄
竹制生活用品 刘金山 摄
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竹产业的发展水平,德宏州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与国内知名上市公司福建龙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共识。在芒市泼水节期间举办的竹品展销上,两家企业带来产品展示,为德宏州的竹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公司聘请省外专家,结合瑞丽民族竹编工艺品特色对村民进行技术辅导。这样不仅可以助推竹产业转型升级,还能把瑞丽优质的竹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瑞丽市金土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丽敏说。
据了解,实施“以竹代塑”工作以来,德宏州加大对竹产业科研创新的投入,不断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竹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竹编工艺品、竹制家具、竹纤维制品等远销上海、浙江等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德宏州竹产业年产值2.25亿元。竹产业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为德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 刘金山 文/图)
2024年04月18日 17:08
2024年04月18日 16:11
2024年04月18日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