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三七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生物资源,是文山州的金字招牌和名片。
近年来,文山州把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全州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和发展,设立产业资金,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形成了集三七标准化基地、原产地交易市场、精深加工、科技研发、行业管理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文山州以三七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综合总产值351.5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00.73亿元,加工业产值87.33亿元,流通业交易额163.45亿元,解决社会用工13万余人,增加群众劳务收入40亿元。
汇集龙头企业 形成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文山州立足道地优势,发挥种植引领作用,种植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三七种植技术体系,三七基地规模和标准化发展水平,三七原料内在品质以及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已走在了全国中药材种植发展的前列,三七产量、品质全国第一。积极构建林下三七新业态,示范带动全州林下三七发展1000余亩。目前,文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三七原料供应基地,供应着全国1300多家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生产企业。全州三七种植公司23家,三七种植专业合作社21户,七农3273户,文山三七占地面积9.53万亩,采挖面积4.25万亩,农业产值25.5亿元,解决社会用工2.5万人,实现群众增收8.6亿元,其中:劳务增收7.2亿元,地租收入1.5亿元左右。
在拓展“精深加工”,做大产业加工平台方面,文山州三七加工产业发展主要结合全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以“绿色、高产、优质、安全”为目标。立足企业发展,制定扶持措施,构建驻企机制,实施企业培强,瞄准市场需求,坚持创新研发,完善园区配套,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企业聚集发展,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文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七产业园区)已成为集加工、信息、物流、培训、文化、管理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园区,汇集了云白药、天士力、特安呐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文山州中药材加工企业59户,其中投产企业36户,在建及新签约23户。生物医药企业40户,三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户,其他中药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业务范围中有三七及中药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三七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11户,全州三七中药材规上、限上企业共33户。2023年,消耗三七原料9400余吨,三七加工量6000余吨,企业员工数2200余人,薪酬1.5亿余元;使用临时工700多人,劳务增收2800余万元。
强化“品牌建设” 着力提升三七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
近年来,文山州牢固树立文山三七大品牌意识,依托“三标”联用以及三七产业相关标准,规范三七品牌使用,打造“文山三七”公共品牌,着力提升三七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多形式举办文山三七节、三七论坛、商贸展洽、三七健康文化周等系列产业特色宣传推介活动,持续推进文山三七品牌建设。开展三七“好物进广州”活动,动员州企业与广州医药港合作,进驻“好物进广州”;与广西好日居合作开展“文山三七·健康中国行”宣传推广活动,在贵州、广西、海南、福建、浙江5个省(区)发展加盟商95家,开设实体店50个,积极推动文山三七“走出去”。目前,文山州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原料交易和集散中心,90%以上的三七原料通过文山三七市场上市交易流向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发展流通企业、工商户986户;文山三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授权文山三七“三标”联用企业19家,限额以上企业10户,三七晾晒场近50家,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商平台注册销售文山三七的网店累计达4146家,解决社会用工2.9万人,全年估算增加群众劳务收入近2亿元。
同时,实施产旅融合,提升支撑带动能力,文山州紧扣普者黑、坝美两张名片,三七、石斛、滇黄精等优势品种,壮族、苗族等民族医药资源,顺应健康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推动中医药康养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以苗兴康为代表的民族医药,利用药浴、中药熏蒸、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养生保健项目正在兴起。探索开展“文山三七地方特色食品餐饮体验店”评审认定18家;推动“工业+旅游”融合发展,云南白药数字三七产业园与云南七丹药业三七产业文化园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被认定为AAA级景区,开创了三七产研、旅游创新模式。 (记者 张红波)
2024年05月09日 12:46
2024年05月09日 10:54
2024年05月09日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