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岭的“春天”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4-07-04 14:45:4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时隔一年再次来到沧源县糯良乡贺岭村,原先简陋的茶叶加工合作社已经变了模样。崭新的厂房里,制茶工人正在自动化茶叶生产线上来回忙碌。

  不远处的茶山上,农户们身背茶篓穿梭在茶园间忙着“掐嫩取鲜”。山上茶园采茶忙,山下茶厂制茶香。杀青机、烘干机等设备轰鸣声不断,奏唱着茶叶生产的美丽乐章。

  “我从一个外出务工人员变成村里的产业带头人,离不开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的支持和帮助。”贺岭村茶叶加工合作社负责人鲍健明对未来充满憧憬,“希望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也能带动老乡们增加更多的收入。”

鲍健明介绍茶叶发展情况  

  钱袋子“鼓”起来

  6月26日,贺岭村公播自然村的游客接待中心,正进入施工收尾阶段。8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下,村民们正在进行民俗生活场景表演。


民俗表演

  走进村民魏三木嘎家不大却干净整洁的庭院里,多盆植物郁郁葱葱,门前的“绿美2023卫生之星家庭”招牌格外醒目。

  魏三木嘎非常配合村里的环境提升工作,2023年拿到7次以上的“月度卫生之星家庭”荣誉后,村里对其进行了授牌。

  因为积极配合环境提升工作,魏三木嘎也增加了一份收入——去年贺岭村举办了3次佤族农耕文化展演活动,吸引了6000多人进村体验,他家设为乡村旅游接待点,因接待游客有了餐饮收入。

  贺岭村斗东自然村的卫玉花也获得“绿美2023卫生之星家庭”,她去年的旅游收入有七八千元,不仅为游客提供餐食,还售卖了茶叶、竹荪、核桃等山货。

  近年来,贺岭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污水管网埋设、路面硬化升级、公厕建设改造、人畜分离实施、环境整治提升……随着绿美乡村建设的推进,一个生态宜居、富庶舒适、乡风文明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跃然而出。

  谈及村里的变化,贺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开兰很开心:“这些变化与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有着巨大的关系,特别是小刘工作扎实,很多工作的落实都是他努力的结果。”

  田开兰口里的“小刘”,是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派驻贺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刘圣伟。2021年5月,刘圣伟将自己的摩托车从昆明寄到贺岭村,这辆云A牌照的摩托车载着他穿梭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探寻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如今,来自河南的刘圣伟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佤山人”,熟练掌握了腌酸萝卜、烹饪当地特色“烂饭”等生活技能,已然融入村落生活,作为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的“先锋”,成为贺岭村快速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


刘圣伟介绍村里卫生评比工作

  在他看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只有因地制宜帮助农户谋划培育特色农业,不断厚植产业发展根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贺岭村有着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也是优质的茶源地之一,贺岭茶山出产的高山云雾茶已获得云南省颁发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标识,4200余亩连片茶园规模优势明显,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落脚点是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2022年,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为积极助推贺岭村茶叶产业升级,出资30万元作为贺岭村茶叶合作社启动资金,通过村茶叶合作社大力推广茶叶管护农业机械化,机械采摘鲜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品牌是产业的名片,只有打响了品牌,产业才有强劲的发展动力。2023年,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出资20万元扩建贺岭村茶叶初制所,协助企业发挥优势,打造贺岭茶叶品牌,推动贺岭村“一村一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让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强村富民“同频共振”。

  为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前不久,贺岭村委会联合村内现有4个茶叶初制所,以合并入股形式重新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并且重点打造了全县唯一村集体注册登记商标品牌“云茗贺岭”,大大提高了合作社发展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贺岭茶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让老乡辛苦劳作的农产品变为真正的商品,打造成品牌,才能增加大家收入,茶叶也才能成为当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刘圣伟介绍,经过连续几年基础性工作的开展,贺岭村茶农的每亩收入已从之前的8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800元。

  如今,贺岭村茶叶加工合作社已被授予“临沧市三星级茶叶初制所”,今年春茶季已和碧绿源等大型茶企达成订单,实现销售干茶9吨多,不仅销售额达到去年一半多,还解决了贺岭两个自然村手摘茶鲜叶的销路。

  为进一步提升当地茶产业销路,经过对接,一家策划包装企业已准备介入,同时农夫山泉的茶叶供应商也已开出订单,甚至还有一家上市企业准备投资800万元建设茶厂。可以说,贺岭的茶叶产业未来可期。  

  做实旅游增收文章

  从沧源佤山机场前往贺岭村约20公里路程,驱车仅需30分钟左右。作为沧源县佤族农耕文化保留传承最好的村落之一,贺岭村走上了发展乡村旅游,茶旅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之路。


采茶忙

  “一座山,一叶茶,一首歌”是贺岭村绘制的美丽乡村图景。目前,贺岭村探索出了公播自然村的“茶山+农耕文化+企业”、斗东自然村的“新米节+文艺队+‘老村长’之家”、刀里自然村的“山窝鸡+边关路+农家乐”等创新模式。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田开兰信心十足,“贺岭村将继续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兴边富民等项目和发展布局,结合各自然村特点,打造更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做实旅游增收文章。”

  贺岭村是佤族“拉木桥”传统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为大力宣传贺岭,中国人寿云南省分公司出资引入摄制组、出力协助村内壮大村民族文艺队,传承发扬“拉木桥”民族艺术,并计划打造“中国人寿景观长廊”,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体验佤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感受别样的风土人情,公播自然村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公播自然村是沧源佤族农耕文化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佤族《薅秧歌》的诞生地。随着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不断完善,公播自然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如今,村里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了旅游服务行业。

  穿行在广袤的贺岭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这片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在这条充满希望的乡村振兴大道上,贺岭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已然来临,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必将越唱越美。(记者 彭波/文 通讯员 王颖蓉/图)

责任编辑:杨莉昆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今年以来,瑞丽中缅边境贸易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缅边境口岸出入境流量稳步攀升。

2024年07月04日 14:58

从7月1日起,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提高到735元/人·月

2024年07月04日 14:56

崭新的厂房里,制茶工人正在自动化茶叶生产线上来回忙碌。

2024年07月04日 14:45

近年来,曲靖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创新发展,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4年07月04日 11:29

眼下,汽车以旧换新正在全国各地火热进行。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两个多月来,据不完全统计,20多个省份出台具体实施政策,车企也纷

2024年07月04日 11:12

记者3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多部门会商研判认为,7月份我国将全面进入主汛期,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更为复杂严峻。

2024年07月04日 10:04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招展启动暨签约仪式3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26家企业现场签约。

2024年07月04日 10:03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车线路已达新加坡、越南、老挝、哈萨克斯坦、德国等19个国家,运行班次从“每周一班”提升至“每天二十班”。

2024年07月04日 10:00

近日,江城县勐烈镇举办了为期3天的2024年“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

2024年07月03日 20:39

江城县勐烈镇组织开展2024年“七一”系列活动。

2024年07月03日 20:24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