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个旧市区全景
10月9日,“红河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个旧市专场发布会举办,个旧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及市直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个旧市对标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337”工作思路,制定个旧市“337”工作思路,难中求进、变中求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高质量建设“三个示范”迈出坚实步伐,全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22亿元
个旧市健全完善市级领导联系挂钩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等机制体制,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经济总量位居全州第三。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03.22亿元,同比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通过云锡锡冶炼易地搬迁技改、圣比和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运,全市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24亿元以上;依托2700万吨冶炼废渣和2.8亿吨尾矿资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总产值达79亿元以上;随着猴子山风电场实现并网发电,宏桥、中电建等光伏发电项目稳步推进,新能源产业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不断优化个旧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建设,建成北部选矿试验示范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八抱树化工园区、冲坡哨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成功引入中节能、华电、安华等央企入驻,八抱树化工园区获批为云南省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及化学材料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正打造成为个旧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新引擎。同时,依托云锡集团建设锡铟实验室中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多次邀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上海期货交易所来个旧调研指导,进一步深化滇沪合作,积极筹建上海有色网(个旧)交易中心。
鸡街高速立交桥
补齐城乡区域发展短板
个旧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托幼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补齐城乡区域发展短板,健全完善促农助农增收机制,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办好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开展“7+N”(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连队等+结合地区实际工作需求进相关领域)活动,大力实施“石榴红”工程,先后开展系列民族活动130多场。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交流交融发展,加快鸡沙一体化、沙甸片区“三区”建设,谋划储备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76.2亿元。通过“农户+村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种销模式,在卡房镇推广种植旱地优质稻4000余亩,预计今年农户户均增收超6300元。深化脱贫户与大红屯、乍甸乳业、恒洋渔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促农人均增收3876元。
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208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5873人。
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69个,新建及改造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及室外运动场地11.5万平方米。全市3所普通高中获红河州质量提升奖,基础教育“三率”综合排名全州第一;持续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个旧医共体荣获第四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医共体建设示范奖;全市3家三甲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创建为国家基本标准及以上等级,乡镇卫生院心脑血管救治站实现全覆盖。
云锡锡业分公司生产线
全力整治历史遗留生态问题
个旧市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工作核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生态转型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制定个旧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相关规划和方案,出台《个旧市冶炼废渣管理办法(暂行)》,竭尽全力整治历史遗留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向优。
国家区域性含砷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云南中心)即将开工建设,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含砷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提供引领示范和兜底保障,个旧市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经验为云南省《历史遗留冶炼渣堆原位风险管控技术指南》提供可靠的参考借鉴。
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个旧湖水质提升工程等整治项目,大屯海3号沟、5号沟,个旧湖保持脱劣,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整治,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阳山片区废弃工矿遗留场地蝶变生态公园,抓好滇南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联防联治,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个旧成为全州第一家齐聚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 (记者 张仲贤 个旧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10月16日 16:45
2024年10月16日 10:17
2024年10月16日 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