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近年来,西双版纳勐腊县勐腊镇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土地整合利用、产业发展引领、项目建设推动等措施,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全镇农业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勐腊镇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已超过10万元,69个村(居)民小组均有集体经济收入。
勐腊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岩温香调研合作社林下种植
高度谋划、高位推进,上下联动抓推进。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抓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镇基层党建工作方案重点内容,建立“包保帮扶”机制,党委会专题研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工作,举办乡村振兴擂台大比武,开展闲置资源摸底排查行动,千方百计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二是统筹多方资源。压实党组织书记抓集体经济发展的责任,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选调生“生力军”作用,用好用活专业技术人才,联动解决项目土地指标、规划调整等工作难点,协调农业农村、人力资源等部门开展实用技能培训9期263人,为集体经济壮大提质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规范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合作组织理事会、监事会监督作用,严格落实“报账制”,实行项目化管理,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集体、合作公司账务和利益分红,确保群众清楚、干部清白、资金安全、效益明显,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勐腊镇党委书记列罗代言火龙果产业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拓宽路径促增收。鼓励引导各村结合自身特点,激活资源优势,聚集各类要素,大胆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一是“抱团发展”做强增量。强化区域内生产要素集聚和资源合理配置,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空间,把集体经济“蛋糕”做大。曼旦、补蚌、龙林、曼庄4个村“抱团”入股勐海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普洱茶品种),实现每年每村增收3.5万元。补蚌、龙林、曼旦、曼庄、城子、曼纳伞、曼龙代购买水岸时光商铺及南腊湾商铺,实现每年每村增收1万元左右。二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采取“集体+企业+农户”等方式,综合开发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场地。曼龙代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依托“四位一体”项目,营地建设包含了餐饮、住宿以及文体娱乐设施,每年为曼龙代村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从事服务行业人员100多人,解决了多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切实帮助附近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曼纳伞村依托沪滇协作项目资金、建设物流项目,每年为勐腊镇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三是联农带农做大体量。多渠道发展“股份合作型”经济,探索“村村联合”“村企合作”等方式借智借力。曼龙代村创新入股分红模式,联合曼那火龙果冻库公司合作,每年为村委会增收7万元以上,曼旦村对外出租仓库、机械设备,每年为村委会增收2万元以上。
补过村冬季作物采收忙
立足资源、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提质效。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示范点,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形成“党建+乡村旅游促农增收”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是立足优势育产业。立足区位优势,与望天树景区、河马公司等深化村企联建,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带动发展农家乐38家、民宿167间、农产品固定摊位107个;推出休闲垂钓体验和非遗文化体验项目,打造休闲垂钓区3个、非遗体验试点5个,手工艺品8户,不断丰富示范带沿线农文旅体验,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二是以旅搭台助增收。抓住泼水节、“五·一”劳动节等重要节庆和周末假日,围绕“火车站第二候车室”定位,开展上龙茵站前“不消慌集市”6期,持续擦亮曼龙勒“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AAA级南腊河康养度假营地”旅游名片,提升改造“周末生态赶摆场”,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三是以林下经济促发展。曼庄社区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食用菌25亩,为集体经济增收5万余元;曼龙代村和曼旦村共同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打造50余亩食用菌基地,两个村集体经济合计增收可达20余万元;产业带动农户就近务工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