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看百年大党的理论自觉

来源:新华社 2021-06-16 09:56:0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去追,看似辽远的梦;去摘,遥不可及的星;去走,通向光明的路。于是,梦想照见现实,星辰照耀大地,人间不同往昔。

  真理伴随新生,浸入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时间之河川流不息,甘甜的味道历久弥新。

  (一)甘霖

  百余年前,民族困厄,苍生落难。

  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三民主义……无数仁人志士艰难求索,却撞得头破血流。

  “诸路皆走不通了。”

  黎明的前夜,历史等待擎火者。

  1920年早春,浙江义乌的闭塞山村,阳光照进破旧的柴屋,29岁的青年陈望道,沉浸于翻译工作,不觉中,“蘸着墨汁吃粽子,还说味道很甜”。

  半年后,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印刷出版,如闪电刺破暗夜,火种撒向人间。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久旱逢甘霖。

  精神之甜、信仰之源,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革命先辈,送来了绝望中的希望,指明了蒙昧中的方向。

  由此产生中国第一代共产主义者。

  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二)信仰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它带来的,不仅是系统、科学、正确的理论体系,还有精神力量、价值引领,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铸了魂。

  因有信仰,而生力量。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立下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志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带领人民不断铸就去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业绩。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大厅里,摆放着0001号文物——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1927年4月28日,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秘密绞杀。临刑之际,李大钊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他第一个登上绞刑台,慷慨赴义,年仅38岁。他在《狱中自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无数革命者牺牲自己,却把光洒在后来者的身上。革命先驱的理想信仰,来自理论的坚定,来自真理的求索,来自人民的立场。

  为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中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就是信仰的宣示。

  历史沧桑,民心至上。人民,是百年大党的初心所系。从一成立,党就到基层群众中去,特别是工人、农民中去。这是中国以往任何政党没有做过的。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恒定的目标,不变的初心,远大的抱负,坚贞的信仰,奋斗的自觉——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是有了这些,求索的味道又怎能不是甜的?

  (三)飞跃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结出甘甜硕果。

  一个古老民族的容颜焕然一新且日新月异。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登上天安门城楼,按下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旋律中高高升起。新中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从一大时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有9100多万党员的泱泱大党;从一穷二白发展成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旧中国,到消除人类最大的绝对贫困群体,走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新中国;从封闭僵化、饱受欺凌,到海纳百川、拥抱世界,携手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天问”探火……一代代中国人艰辛探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迈向未来步履矫健。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未如此之清晰。

  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前景

  作为马克思主义最成功的实践样本,中国正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动力、厚植丰腴土壤。

  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大约30%,在新发展格局下,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开放的中国有望对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踏上新起点,未来无限。

  到本世纪中叶,《共产党宣言》发表200周年之时,也正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

  彼时,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会更加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

  彼时,最好的赞美仍莫过于——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