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的富强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示录之“发展篇”

来源:新华社 2021-06-25 09:44:1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亲切通话。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飞天梦,强国梦。

  百年,不过历史一瞬;但从苦难到辉煌,却百转千回。

  黑暗中寻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积贫积弱的中国,开拓创新,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华夏儿女,一往无前,奔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使命如一

  书写东方奇迹

  盛夏6月,中共一大纪念馆。

  “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史组画扑面而来,上海、南湖、井冈山、延安、西柏坡、北京……一个个红色地标,再现党的百年伟大历程。

  “在这里能看到中国共产党从哪里出征,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之路。”参观完展览的黎巴嫩驻华大使米莉亚·贾布尔说。

  长江与东海交汇处,上海洋山深水港桥吊林立。这里已是全球集装箱作业最繁忙港区之一,每年吞吐2000多万个标准集装箱,首尾相连可绕地球3圈多。

  洋山港圆了百多年前孙中山《建国方略》中“东方大港”的梦想,标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个泱泱大国写下的东方奇迹。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

  了解从哪里来,更能读懂今日之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国陷入苦难深渊。无数仁人志士苦寻救亡图存之道,直到百年前中共一大的召开,如黑暗中的灯火,点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

  因为曾经挨打,更懂得发展为要。

  建国之初,面对重重考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一五”计划启动时,毛泽东同志豪迈宣示。

  第一批不锈钢出炉、第一批汽车下线、第一辆拖拉机出厂、第一座长江大桥修建……“一五”期间的工业生产成就,远超旧中国的10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从分田到户解决吃饭问题,到打破“铁饭碗”激发市场活力,再到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合作共赢……改革开放为国家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2012年,国家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切感慨:“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4年之后,建党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走出阴霾,“十四五”开局首季GDP同比增长18.3%,显现强大发展韧性。

  百年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书写下“最励志的创业故事”。

  变局求索

  开辟发展新境界

  黄土变青山——

  20多年前,延安吴起县,曾经的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在全国率先封山禁牧、植树种草、设施养羊,掀起“绿色革命”。

  禁牧之初,很多农民跑去责问当时的县委书记:

  “凭啥老祖宗几辈里都放羊,现在就不让放了?”有人甚至扬言要赶着羊到县委办公室去。

  共产党员身先士卒,耐心为百姓算好致富账。艰难转型中,从吴起到延安迎来由黄到绿、由绿变美、由美而富的蜕变。

  今天,中国正以更大决心推进绿色发展。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庄严承诺。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人迹未至的高山,没有现成路径可循。

  “中共治理国家的思路与政策始终与现实紧密相连,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又符合中国国情。”秘鲁共产党(红色祖国)主席莫雷诺说。

  勇立潮头的发展密码,从来都深植于国情的土壤——

  1930年5月,毛泽东在江西寻乌县进行了被他称为“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完成近8万字的《寻乌调查》报告,呈现了当时的中国农村社会面貌。

  彼时,中国革命道路“怎么走”,正困扰着党内决策层。最终,坚持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不断回答时代课题,方能始终把准发展方向——

  告别两位数的高增长,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新世纪以来首次回落到8%以下。

  同期,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一些地方雾霾频现,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处在“三期叠加”阶段到提出新常态,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明确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北斗组网完成,5G加速商用,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形成……

  与时代偕行,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号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践行使命

  以高质量发展迈向伟大复兴

  江西于都,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初夏时分的梓山镇潭头村,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白墙黛瓦、绿树成荫,清池塘、景观亭点缀其间……

  昔日贫困村,脱贫后接力乡村振兴,种下富硒菜,吃上旅游饭,如今展现新颜。

  “去年家里收入22万元,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的话里,透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走过百年路,再启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疫情仍在全球不少国家蔓延,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越是接近目标,路越陡、浪更急。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

  发展的理念既一以贯之,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面向未来,新发展理念正有力指引各地发展实践,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

  南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昔日制造业基地成为大湾区科创新坐标;

  中部长江经济带,沿江11省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共同舞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长龙”;

  北部雄安新区,工地上热火朝天,一批基础性重大工程稳扎稳打推进,“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誓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知道向何处去,更能读懂未来的中国。

  着眼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派繁忙。不久前,汇聚全球精品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此落幕。

  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一个个共享机遇的合作平台,成为中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勾勒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图景。

  着眼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开放激发新动能——

  广东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加快推进;上海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迈出新步伐;浙江全省,以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径……

  今年以来,系列深化改革开放举措密集出台,经济活力不断显现:前5个月,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长13.2%,快于全部投资增长;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497家,同比增长48.6%,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

  着眼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脱贫攻坚,1800多名党员牺牲在扶贫第一线;抗击疫情,4.2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牺牲医护人员中党员占70%以上……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共之所以能成功带领中国取得辉煌成就,核心秘诀是始终保持和广大人民的紧密联系,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得到了人民的高度信任和广泛支持。”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思说。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团结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势不可挡!

  (记者 韩洁 姜琳 何欣荣 谢希瑶 李华 邬慧颖)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