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见钟情”到深耕产业 质朴“傈绣”焕发无限生机

来源:云南网 2024-05-27 11:29:2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独具特色的傈僳族元素、古韵质朴的颜色搭配、简单而精细的刺绣工艺……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南展区,古朴精致的“傈绣”文创“吸睛”又“吸金”。

  “我们这次带来的展品都是提取傈僳族服饰上的元素,融入当代时尚的一些实用产品,从家居生活用品到日常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装饰品等方面都有。”来自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古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展台负责人李昌平介绍,“古韵傈绣”是从傈僳族非遗服饰中提炼出的文创品牌,此次展品主要以傈僳族原色麻布为底,加上自然精致的傈僳族刺绣,质朴典雅的搭配赢得不少逛展游客的喜爱。

  据介绍,维西古韵民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李昌平用了20余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事业与维西傈僳族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她本人并不是维西本地人,也不是傈僳族。1999年,她从四川来到维西开设服饰设计制作工作室,开展民族服饰设计、订制等业务。期间,她对维西傈僳族手工绣品和傈僳族服饰“一见钟情”,便利用工作机会,大量收购绣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傈僳族服饰文化。

  “傈僳族的服饰和刺绣都很美,也很神秘。傈僳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把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美和热爱,通过针线和原材料就能在一件件服饰中展现出来,这深深地吸引了我。”李昌平认为,傈僳族刺绣工艺世代在民间传承,色彩与图案的搭配、绣饰的精细程度等都独具风格,具有对接时尚、融入百姓生活的优势。“要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实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要让它改变一种形态呈现给我们,并且还要有商业价值,才有人愿意去做。”

  在李昌平团队的努力下,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创新不仅满足了大家对民族服饰多样性的需求,公司也为减少留守儿童帮助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及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首次参展深圳文博会,效果超出了李昌平的预期。“布展第一天就达成了一份1000本麻布笔记本的意向订单,之后又相继跟来自深圳、山西等地的公司有了合作意向。”李昌平说,没想到自己的产品会如此受欢迎,“我们的香囊、挎包、枕头都很热销,用来做样品的麻布笔记本已卖得只剩1本了。”

  “这次参展收获最大的是信心,同时也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看到很多别人的优点,也发现一些自己的不足。”李昌平告诉记者,今后将继续创新研发,精进工艺,实现产品的精细化和系列化,“让我们的傈僳族非遗文创产品更符合现在的审美,让更多人认可‘古韵傈绣’这个品牌。”

  (云南网记者 张梅焕 张琦敏 高祎祎 许卓皓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南展区,古朴精致的“傈绣”文创“吸睛”又“吸金”。

2024年05月27日 11:29

德昂族以茶为图腾,生活以茶为主,时时事事都离不开茶,酸茶是他们特有的传统茶类。

2024年05月27日 11:25

走进云南展区,多样的“云品”前观众络绎不绝,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成果也通过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赚足了更多人的眼球。

2024年05月27日 09:52

5天会期,收获满满。我省参会企业纷纷表示,这既是一场“开脑洞”的文化盛宴,也是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宝贵契机,更是聚合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众创舞台。

2024年05月27日 09:51

走进基地,微风拂过,浓郁的香味惹人垂涎,一棵棵香椿树冒出红彤彤的嫩芽,工人们背着背篓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椿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2024年05月26日 20:10

来自全省14个州市、18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参赛人数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2024年05月26日 13:52

5月25日,“云岭青年心向党 青春扬帆护成长”5.4KM公益徒步活动在昆明举行。

2024年05月26日 13:30

云南展区不仅丰富的参展品类大受喜爱,精彩的民族歌舞展演也在展会上赚足了眼球。

2024年05月26日 09:23

在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的云南展区内,服饰、围巾、皮包等扎染系列产品集中亮相,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这一载体,把云南的美好分享给全国各地的朋友。

2024年05月26日 09:19

5月25日,深圳文博会进入第三天,各展区迎来客流高峰。其中,云南展团35家特色文创企业受到业内外关注。

2024年05月26日 09: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