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传承·弘扬——多地端午节庆活动扫描

来源:新华社 2024-06-11 09:36:21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又是一年端阳到,龙舟竞渡粽香飘。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五湖四海的人们或是划龙舟、包粽子、挂香囊,或是参加非遗展演、文艺活动,以此追思爱国先贤,传承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文化。

  缅怀追思先贤

  汨罗江畔的湖南省汨罗市,街头巷尾飘荡着粽子清香味。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的李飞西是村里有名的包粽子能手,只见她熟练地将碱水泡好的糯米放到粽叶内,扯一根五彩线,手指上下飞舞,很快就包出一个独具汨罗特色的牛角粽。

  “我们汨罗人从小就听屈原的故事长大,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少在外工作的人会特意回乡过节。”李飞西说。

  相传2300年前,屈原在汨罗江自沉。汨罗江畔,代代纪念屈原,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菖蒲、插艾蒿、系香囊成为人们追思先贤的重要方式。

  “汨罗的端午节日氛围长期浓厚,背后是人们对屈原的缅怀,对爱国、正直、求索等理念的推崇。”在汨罗屈子祠工作生活40余年的屈学专家刘石林说。

  屈原故里湖北省秭归县举行了古朴隆重的游江招魂仪式。主祭者诵诗祭屈原,嘉宾为龙舟的龙头点睛,16条参赛龙舟在江面绕圈盘旋,巡游祈福。68岁的郑祥龙是秭归有名的龙舟教练、手工木制龙舟市级非遗传承人。他感慨:“在龙舟竞渡中缅怀屈原,团结拼搏,会成为我们每一代人的难忘回忆。”

  传承家国情怀

  江面上,健壮的划手跟随鼓点奋力划桨,动作整齐,水面溅起一阵阵浪花……2024年中国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本地组)比赛10日在汨罗举行。该比赛为22人制传统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共20支本地队伍参赛。

  汨罗市罗江镇罗滨村龙舟队的年轻队员彭军特意请了假,提前从广州回来参赛。赛前连续训练多日,每天顶着烈日的炙烤,他跟老师傅们详细请教划龙舟的技巧。

  当地民谚称“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彭军说:“龙舟竞渡精神激励我们拼搏不息,屈原精神告诉我们要爱国,年轻人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接力传承。”

  江西瑞金绵江河畔,龙舟赛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观赛。“我们自发筹款购置比赛物资已经近20年了,就是希望孩子们能一直传承龙舟精神。”沙洲坝镇清水村村民说。

  依托城楼、街巷、河道、水车、拱桥、乌篷船等仿古设计,甘肃兰州老街化身为“国风”秀场,身着汉服的游客徜徉其中,漆扇制作、艾草净手、艾草花篮制作、游园共放河灯等活动吸引游客驻足。

  走进湖北省秭归县文化馆旁的非遗小巷,艾叶悬挂、香囊摇曳,一盏盏复古的牛皮灯笼,一缕缕清新的艾粽香气,营造出中国式浪漫氛围。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在传承中得到丰富,各式活动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无形中赓续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

  弘扬传统文化

  10日上午,《我们的节日·端午》“沙风磁韵”非遗购物节暨非遗展演在重庆磁器口古镇拉开序幕。台上,独具韵味的四川清音、雄浑朴实的川江号子、变幻莫测的川剧变脸等非遗节目接连上演,博得观众掌声不断。台下,包粽子、做香囊等端午习俗体验活动引来众多游客一试身手。

  近年来,非遗、国潮、国风与端午习俗结合,广受年轻人追崇,背后是国民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连日来,汨罗端午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琅十分忙碌。她和同事们将古法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艾草在端午期间的应用不再局限于“门插艾”,陆续推出具有国风特色的艾草香囊、艾草蒸汽眼罩等,艾制品从粗加工产品走向便携化和精致化,非常受年轻人欢迎。

  在甘肃庆阳,非遗产品香包走俏市场,“柿柿如意”“好运莲莲”等国风手工香包挂饰寓意美好且新潮实用,在市场上一度供不应求。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郭丽君说:“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传统文化越来越受热捧。”

  “近年来,各地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对端午习俗进行弘扬创新,形式生动活泼,群众积极参与,广受年轻人喜爱。”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唐志强说。

  新华社记者  周楠  梁建强  李杰  李思远  周思宇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责任编辑:杨爽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又是一年端阳到,龙舟竞渡粽香飘。在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五湖四海的人们或是划龙舟、包粽子、挂香囊,或是参加非遗展演、文艺活动,以此追思爱国先贤,传承家国

2024年06月11日 09:36

6月7日,“小红书IP年度体验大会”在云南大理召开。与会嘉宾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分享了小红书IP的独特价值及IP合作的升级。

2024年06月08日 14:06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组织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活动,鼓励并引导消费者共同参与社会监督,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2024年06月07日 16:57

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更多相关新职业、新业态涌现,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2024年06月07日 16:36

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06月07日 16:23

云南省失业保险金标准按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90%计发,按月发放,人均标准为1791元/月。

2024年06月07日 16:20

科学保护利用好云南古茶树资源意义重大

2024年06月07日 16:17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云南省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024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7.6亿元

2024年06月07日 16:15

在炉房水库周边和辖区主干道共栽植雪松和柏树2000余株。

2024年06月07日 16:06

端午佳节渐近,一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节日盛宴正在开启,文旅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2024年06月07日 15:5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