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破解国际性难题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8-10 09:15:0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破解国际性难题   经过两期治理水质恢复并长期稳定在II至III类

  8月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景主持的环保类科技示范项目——《阳宗海污染治理项目》正式验收通过。经过两期治理项目,阳宗海走出“砷污染”阴影,水质恢复并长期稳定在II至III类,解决了在大型农灌和饮用水功能的水体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

  2008年,云南第三大深水高原湖泊阳宗海因为砷污染事件,水质从II类急剧下降为劣V类,砷浓度一度高达0.128毫克/升,湖泊一度丧失饮用、灌溉等功能。我省紧急向全球进行阳宗海水体减污除砷项目公开招标。“阳宗海蓄水量达6亿立方米,这样大型地表水砷污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项目团队成员、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峰芝说,由于没有有效的技术及治理经验可借鉴,专家预计治理经费约为40亿元至70亿元,阳宗海治理一度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陈景带领项目组仅用4个月时间成功研发了铁盐沉淀吸附法原位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技术。该技术去除了传统铁盐絮凝法必须将水中的三价砷预氧化为五价砷、调节pH值、控制投药量铁、砷比和搅拌等繁复的操作程序,以湖水溶解铁盐后,直接在湖面进行雾化喷洒,使铁砷共沉淀物沉入湖底,技术简化到极致。一期治理在两年内使全湖平均砷浓度从0.128毫克/升降低到0.049毫克/升,二期治理又用两年时间将全湖的平均砷浓度降至0.0297毫克/升。经过多年观察、长期的水质监测以及多次底泥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铁砷共沉淀物在湖水中持续保持安全稳定。2019年底,时隔11年,阳宗海再开湖捕鱼,捕获超1米长“鱼王”,湖泊生态系统持续修复向好。

  “降低治理成本也是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陈景介绍,最终,两期治理所用总经费4900万元仅为专家预计40亿元至70亿元的百分之一,每立方米湖水的处理费仅0.03元。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在大型农灌和饮用水功能的水体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也为国内外治理大型地表水砷污染提供了技术及工程示范。

  在阳宗海砷污染工程化治理的项目中,项目团队还发现铁盐沉淀吸附剂在实现水体除砷的同时还能高效除磷,这一研究结果为大型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借鉴的研究方向。(记者  陈怡希)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