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破解国际性难题 经过两期治理水质恢复并长期稳定在II至III类
8月6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景主持的环保类科技示范项目——《阳宗海污染治理项目》正式验收通过。经过两期治理项目,阳宗海走出“砷污染”阴影,水质恢复并长期稳定在II至III类,解决了在大型农灌和饮用水功能的水体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
2008年,云南第三大深水高原湖泊阳宗海因为砷污染事件,水质从II类急剧下降为劣V类,砷浓度一度高达0.128毫克/升,湖泊一度丧失饮用、灌溉等功能。我省紧急向全球进行阳宗海水体减污除砷项目公开招标。“阳宗海蓄水量达6亿立方米,这样大型地表水砷污染的治理是世界性难题。”项目团队成员、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峰芝说,由于没有有效的技术及治理经验可借鉴,专家预计治理经费约为40亿元至70亿元,阳宗海治理一度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陈景带领项目组仅用4个月时间成功研发了铁盐沉淀吸附法原位治理阳宗海砷污染的技术。该技术去除了传统铁盐絮凝法必须将水中的三价砷预氧化为五价砷、调节pH值、控制投药量铁、砷比和搅拌等繁复的操作程序,以湖水溶解铁盐后,直接在湖面进行雾化喷洒,使铁砷共沉淀物沉入湖底,技术简化到极致。一期治理在两年内使全湖平均砷浓度从0.128毫克/升降低到0.049毫克/升,二期治理又用两年时间将全湖的平均砷浓度降至0.0297毫克/升。经过多年观察、长期的水质监测以及多次底泥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铁砷共沉淀物在湖水中持续保持安全稳定。2019年底,时隔11年,阳宗海再开湖捕鱼,捕获超1米长“鱼王”,湖泊生态系统持续修复向好。
“降低治理成本也是项目研发过程中团队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陈景介绍,最终,两期治理所用总经费4900万元仅为专家预计40亿元至70亿元的百分之一,每立方米湖水的处理费仅0.03元。阳宗海砷污染治理的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在大型农灌和饮用水功能的水体中进行低砷污染治理的国际性难题,也为国内外治理大型地表水砷污染提供了技术及工程示范。
在阳宗海砷污染工程化治理的项目中,项目团队还发现铁盐沉淀吸附剂在实现水体除砷的同时还能高效除磷,这一研究结果为大型湖泊的富营养化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借鉴的研究方向。(记者 陈怡希)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