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不懈努力,于日前完成滇池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初步建立了滇池保护治理信息数据、监督管理中心,可实现“一网知滇池”“一屏看滇池”“一图管滇池”,滇池治理逐步迈入信息化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场不见硝烟的高原明珠保卫战在云贵高原打响。位于城市下方、半封闭宽浅型、自净能力较弱等特点,让滇池治理充满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经过驰而不息、一届接着一届干,滇池治理终见成效。2016年滇池全湖水质首次从劣V类提升为V类,摘掉了“劣V类”帽子;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从V类升至IV类,为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库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在IV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洪涛认为,滇池水质持续改善,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要在短期内让滇池水质再有一个显著改善,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滇池水质要达到Ⅲ类水标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是一个历史时期。
在这个“窗口期”,滇池保护治理需要通过科学化、智慧化、信息化手段,丰富监测手段、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河道和滇池水质的监测,为河道管理、工作运行、决策制定等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系统总设计师王桥曾建议,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监测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利用最有效的监测数据,实施最严格的监管,达到最有效的治理。
“一张图管理”——综合信息数据3500万条
“通过滇池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清晰的图标、实时的数据,可以看到流域、河道、湖体、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以及滇池草海和外海的主要污染物情况,可实现精细化监督的‘一张图’管理。”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高翎介绍,滇池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是滇池“十三五”规划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建设。在已完成的第一阶段建设中,构建了跨部门、跨区域的滇池保护治理信息数据中心。
“一网知滇池”,初步建立信息数据中心。滇管部门协调整合了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河长办)、市气象局、市水文局、昆明滇投公司、昆明滇池水务公司、昆明排水公司等有关市级部门以及滇池流域各区的数据采集共享、交换与融合。已接入157个地表水、9个饮用水源地、11个污水处理厂的人工水质监测数据和77个地表水、25个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水质监测数据,14个水文站点自动监测数据、63个水量站的自动与人工监测数据,173个流域内气象站点自动监测数据等,共有综合信息数据3500万条,为中远期的辅助决策中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一屏看滇池”,可视化直观展现治理动态。全面落实滇池保护治理“双目标”考核的要求,通过水质目标、水质统计分析、常超标点水质统计分析、污染物削减目标、污染物削减量完成情况同比分析等功能,利用滇池、入湖河道、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对比水质目标的各项指标标准,可以直观显示滇池草海和外海、35条主要入湖河道、7个饮用水源地水质是否达标,对超标水质断面进行报警,确定常超标水质断面的分布;通过35条河道每月水量报告和52个生态补偿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得到每条河道的污染物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的每月削减量,对比每条河道每月污染物削减目标,可以直观显示每条河道每月污染物削减量是否完成,对污染物削减量没有完成的进行报警。同时,建立生态补偿金分析模块,对2018年以来的52个生态补偿水质自动站监测数据汇总,按河道、区域进行生态补偿金的统计、生态补偿金的历年趋势分析等,分析出每个河道断面的水质是否改善或恶化,进行监督管理报警。
“一图管滇池”,初步建立监督管理中心。以信息数据为基础建设了滇池综合管理可视化平台,直观展示水质超标、污染物削减量没有完成等分布位置,实现精细化监督的“一张图管理”。对滇池流域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集成、传输、存储、综合管理和空间处理,建立了滇池综合管理可视化平台水质监测模块、入湖污染物总量与削减模块、河道实时监控视频模块、蓝藻水华监测分析模块等,对流域内湖体、河道、饮用水源地等水体的水质、水文、污染源、生态等要素的分析,直观展示水质超标、污染物削减量没有完成等分布位置,实现精细化监督的“一张图”管理,明确不同行政区和各责任部门的整改主体责任。
“用数据决策”——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立体监测体系
“我们将继续实施第二阶段建设,完善滇池保护治理信息数据、监督管理中心和完成辅助决策中心建设。”高翎说,按照中远期以全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调度、智能化管理为主的要求,全面建成智慧滇池管理平台,提升滇池流域水环境精细决策管理能力,实现“智慧滇池”管理。
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天、水、地立体监测体系,完善滇池保护治理信息数据中心。滇池已基本建立相对较为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湖体监测、蓝藻预警监测、出入湖口监测、遥感监测、现场巡视等。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将目前分散的监测数据、站点和手段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现状掌握,异常报警,原因追溯,未来模拟”。
昆明市还将完善滇池保护治理监督管理中心,运用数字监督管理实现全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调度。全面落实滇池“双目标责任制”,以水质改善为目标,以污染负荷削减为抓手,遵循“目标管控—说清现状—预警研判—科学施策”的设计思路,构建一套从全流域角度出发,以不同控制单元和水体功能区水质指标为约束的智慧管理平台,对滇池流域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集成、传输、存储、综合管理和空间处理,实现对水质水文、污染源、生态等要素的全面感知、评价分析、预报预警和综合调度,提升滇池流域综合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昆明滇池保护治理将构建及集成滇池流域水环境管理系列模型,建立滇池保护治理辅助决策中心,提升滇池流域水环境精细决策管理能力,服务美丽滇池全流域精准减排和湖泊治理昆明模式建设。研发河道水量模拟与预测模型,进行河湖水质目标制定、分区水环境容量计算、河流污染通量计算等业务模型模块本地化移植,并构建可业务化运行的智慧滇池智能化管理平台,科学制定各行政区水质断面考核目标和污染负荷削减目标,提供不同行政区域和责任主体管控方案,评估完成情况,实现不同数据、功能和情景方案的可视化表达,“用数据决策”,贯彻并实践滇池保护治理中“减什么?减哪里?减多少?如何减?”的科学决策管理理念。(记者 浦美玲)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