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十月下旬开始,新疆的胡杨黄了。
胡杨有着无惧岁月消逝的“千年树”美誉。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着约1500万亩胡杨林,其中不少历经沧桑,在河流与沙海的交战中见证了过去几十年南疆大地的生态之变。
重生:河水来了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西南处的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塔里木河在胡杨林里穿流而过,呈现出“秋水映胡杨”的别样景观。
而就在20多年前,这里很多胡杨连水都“不够喝”。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水资源无序开发和低效利用,致使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近400公里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大片胡杨林死亡。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的很多胡杨也未能幸免。
“那时候这里的胡杨长势不好,不少都枯死了,还会被一些农牧民砍去当柴火。”参与尉犁胡杨林管护工作20多年的艾力·尼亚孜回忆道。
胡杨等植被的消亡意味着风沙的“猖狂”。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王雪英说,那时候到塔里木河下游调研,经常有农民抱怨棉花播种难,“白天播种了,一晚上的风沙就给吹没了,需要四五次才能播种成功。”
为缓解下游生态严重退化的局面,新疆从2000年开始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至今已累计有80多亿立方米的水惠及下游的植被。2016年,新疆又启动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专项保护行动,开始向全流域重点胡杨林区进行生态输水,不少沿岸的胡杨逐渐“复苏”,大量幼苗破土而出。
“生态闸开了之后,好多小胡杨都长到半人多高了!”艾力说。
舒展:油井退了
在塔里木胡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州轮台县的缓冲区内,曾经有一处地标性建筑群——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吉拉克凝析气集中处理站。这片5万多平方米的处理站有着14年的历史,曾是西气东输工程早期的重要气源地。
如今,处理站的高压火炬等生产设备已不见了踪影,它们为胡杨林等植被腾出了更多生长空间。
从2017年底开始,新疆逐步推进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在塔里木盆地实施能源开发的企业也加入胡杨林保护行列,吉拉克凝析气集中处理站和70多处能源设施等建筑相继退出。
“砍掉了部分油气生产来源确实会有些心疼,但从长远来看,‘退井还绿’产生的生态效益更可持续。”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开发部经理助理、安全副总监万涛说。
据万涛介绍,目前塔里木油田已经全部完成了相关设施的清退工作,累计投入约2.7亿元。退出之后,在自然恢复和人工复垦的合力下,处理站所在的土地已经渐生绿意。
与此同时,塔里木河沿岸的不少地方也在加大人工种植胡杨林的力度。今年夏季,尉犁在罗布淖尔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灌木沙地里开沟播种了2万亩胡杨。
绽放:游人多了
一到秋天,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金色的胡杨已经成为新疆独特的旅游名片。
每年这个时节都是阿木东·艾不东最忙碌的时候。这位62岁的罗布人村寨居民喜欢身着罗布麻的对襟长袍,头戴羊毛毡的船形帽子,向络绎不绝的游客兜售他的秘制烤鱼和手工艺品。
胡杨曾经是当地罗布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用胡杨盖房子,制作独木舟、炕桌等物品。如今胡杨受到严格保护,却通过带动旅游的方式继续为阿木东等当地人“服务”。去年罗布人村寨的旅游人次达87.1万,同比增长70.12%。
旅游旺季期间,艾力和他的同事们会骑着摩托车在湿地公园里向游客宣讲胡杨保护,加强对森林防火的巡查。
“胡杨是生态保护的‘英雄树’,也是旅游发展的‘摇钱树’。胡杨多了,家乡美了,游客来了,我们很高兴。”艾力说。(记者 张钟凯 顾煜 张啸诚)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