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麓湖污染缘何“治不好”?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5-25 09:15:2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用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在湖心国控监测点周边建成内外两圈U字型柔性围隔工程;

  “生态补水”,建设通海支管马家湾补水口工程,从大龙潭引水入湖;

  “增强水动力、增加水循环”,建设入湖延伸排水管道;

  ……

  这些“措施”是管用的吗?为何投入那么大,杞麓湖的污染问题却长期“治”而不愈?是药方没开对,还是药不对症?

  省纪委省监委派出的调查组经调查发现,事实是,治杞麓湖之病,却用上了“假药”。

  对面源污染问题“绕着走”

  “在影响湖泊水质的众多因素中,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调查发现,杞麓湖周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占到入湖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其中采取农田水肥生产方式的蔬菜种植是影响湖泊水质的主要因素。

  “保护杞麓湖,势必改变生产方式,调整种植结构,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群众收入,需要耐心细致、方法得当的群众工作。”农业部门专家指出,通海县回避了这一问题,并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以至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

  调查发现,通海县对2016年、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问题不重视,未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直到2020年才第1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云南省杞麓湖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通海县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有机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而通海县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针,在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等方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反映出对工作的畏难情绪,回避矛盾,不担当、不作为。

  同时,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不降反升,由2018年的34.5万亩逐年增加至2020年的35.3万亩。

  党委、政府重不重视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措施是否有力,从资金投入就能很好地反映出来。从这方面来看,玉溪市、通海县在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存在很大问题。

  ——通海县连续三年未预算和拨付一分钱用于杞麓湖的面源污染治理。

  ——省级以上的下拨治理杞麓湖农业面源污染、种植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的治理资金拨付率低。2018年至2020年中央下达资金3861.74万元,实际拨付318.10万元,拨付率仅8.24%。

  ——玉溪市对杞麓湖的治理投入杯水车薪。2018至2019年,在每年仅预算10万元的杞麓湖面源污染治理资金的情况下,未进行资金实际拨付。近三年市级投入资金38.72万元,实际拨付18.72万元,拨付率仅48.72%。

  对此,省纪委省监委在调查期间,第一时间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责令通海县加大对杞麓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等财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投入。

  工程项目治标不治本

  在“环湖生态调蓄带龚杨段”的一个截污渠边,记者试了试,徒手即可转动打开闸门。

  调查组现场勘察发现,环湖截污渠与杞麓湖之间有多座连通入湖闸门,但管理混乱、调度缺失、权限不明,随便一个人即可随意开启闸门,污水直排杞麓湖。

  “环湖截污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实际运行情况形成强烈对比,建而不管的问题突出。”调查组指出,通海县没有抓住最关键的农村面源问题,却在“面子工程”上下足了功夫,大力推进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工程项目。

  根据《杞麓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十三五”期间,通海县斥巨资在杞麓湖周边建设了环湖截污工程,建设用途是收集入湖的农田尾水、养殖废水、企业排水以及地表径流区初期雨水。

  调查发现,由于通海县工作作风漂浮,调查研究不充分,工作方法单一,回避征地拆迁等问题,一个直接关乎杞麓湖水质的重大工程,却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设计和建设标准缩水的工程。

  环湖截污工程“有设计、无监测”。根据杞麓湖环湖截污治污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投入运行后,应当由环保部门在调蓄塘布设监测点定期进行跟踪监测,以便摸清工程的水处理效果。

  实际却是,对东岸片区需要设14个监测点定期开展监测一事,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相关问题前,通海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对此完全不知晓,也从未开展过相关监测工作,对截污渠水质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只有“截污”,谈不上“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方面的专家均指出,通海县缺乏系统思维,重末端治理、轻源头管控,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杞麓湖水体的末端治理、治标的工作上,盘算的是如何通过杞麓湖“十三五”环境治理“大考”,忽视杞麓湖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问题。

  并且,对于应急性的、超常规的水质提升站项目,《通海县杞麓湖及入湖河道水质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明确指出:“该技术路线只能去除一时的水体污染,在没有其他措施的帮助下,湖体无法维持良好的水质,会随着时间,水质慢慢变差,回到处理之前,而且大规模的工程措施会导致破坏湖体的生态环境”,即使如此,通海县仍然决定上马水质提升站项目。

  变“整改压力”为“造假动力”

  “PVC双面涂层防水布,名字很专业,但它就是一种防水布而已,你说它对改善水质能起多大作用?”水利专家指出,在杞麓湖湖心国控水质监测点位周边建设柔性围隔工程、水质提升站及其排水管道、生态补水延伸管道等项目,系列“措施”用足了心思,却没用对地方——通海县将“整改压力”变为“造假动力”。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没有做,环湖截污工程又是花架子;2019年12月,在杞麓湖湖心国控点的COD高达每升56毫克,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发出预警,而此时“大考”亦如期而至,国家“水十条”和省委、省政府都将要对杞麓湖水质进行考核。

  在这样的“压力”下,通海县围绕让国控点位监测数据下降、水质“改善”的目标,开启了有组织的,多部门、多单位、多企业共同参与的造假活动,临时上马柔性围隔、水质提升站、补水管道延伸到监测点位周边等工程——

  用6个多月的时间,花2300万元,建设柔性围隔8340米,“包围”国控水质监测点,防止好水流出去、差水流进来,对真正改善水质毫无用处;

  花2093万元,修5条长1.5公里至4.5公里不等的管子,只是为了将处理过的好水输送到湖中心国控、省控监测点附近,干扰水质监测,美其名曰“增强水动力”;

  花2.14亿元,建成了应急启动水质提升站项目,将生态补水和部分水质提升站出水输送到水质监测点附近区域,“掺水”稀释水体污染物浓度,人为干扰水质监测采样环境,截至2020年12月底,相继建成6座水质提升站。

  “取名‘水质提升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莫大讽刺,其实只是在岸边取水,处理加工之后再排到湖心,而不是对要流入杞麓湖的污水进行处理。水质提升站直接将出水口对准国测点,就说明了真正目的只是为了稀释湖心水质监测点附近水体污染浓度。”调查组指出。

  系列“措施”立竿见影,2020年国控点COD数据从11月的每升49毫克大幅降至12月的每升26毫克,通海县“闯关”成功。

  “这种所谓超常规的、应急性的工程,有上级部门的默许,有所谓专家的科学论证,有企业的积极参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宝贵的财政资金,实为造假工程。”调查组表示。   (记者  谢进)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