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尔科·兰贝蒂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即将在中国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将是应对生态挑战的“历史性机遇”,也是中国推动达成“全球自然协议”的绝佳机会。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于今年10月在昆明举行,大会将审议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
兰贝蒂尼表示,正如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所有人围绕一个清晰的气候愿景团结起来”一样,COP15“也有可能为自然制定类似的计划”。
兰贝蒂尼说,COP15将是由中国举办的一次重要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中国在环境方面的“意识和行动意愿近年来显著增长”。他说,2017至2018年,中国政府连续两年安排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投入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是2008年投入的6倍,“很明显,政府在用行动说话”。
中国生态环境部7月初宣布,包括大熊猫和东北虎在内的几种濒危物种的数量显著增加。兰贝蒂尼认为,这些成就可能部分归功于微信和支付宝等在线数字众筹平台的发展,这些平台使公众能够帮助资助自然保护工作。他说:“这非常棒,这种创新值得许多国家借鉴。”
兰贝蒂尼认为,近期野生亚洲象在云南迁徙的故事也“令人惊喜”。他说:“民众和政府对这些动物展现的宽容和尊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这些都是当地社会发生变化的真实指标。”
兰贝蒂尼说,中国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生态文明”等理念的支持,“生态文明”基本上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带有伦理和哲学维度”。他将这个“美妙的理念”描述为“一个解释我们将去往何处以及建成怎样的社会的绝妙方式”。
他还表示,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非常鼓舞人心,即投资自然是对一切事物的投资。这些理念“对新的全球自然保护叙事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种叙事中,健康的自然是安全、繁荣和公平社会的基础”。
兰贝蒂尼认为,新冠疫情的暴发也说明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他说:“包括新冠在内的流行病的暴发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层联系”。他还建议,此次大会将讨论达成的生物多样性框架“更加重视经济领域,特别是对农业、渔业、林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关注”。
兰贝蒂尼说,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在COP15上“呼吁制定结构合理的行动计划”,并敦促代表们“拥抱全球自然目标”,推动各国政府积极行动,使整个社会到2030年实现“自然向好”。
(记者 陈斌杰 盛可立)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