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声处是吾乡

来源:新华网 2021-09-08 08:57:5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下段,天光乍现,薄雾苍茫……芒坝村在鹦鹉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中醒来。

  这个“直过民族”布朗族聚居的村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芒坝人、慕名踏访的摄影爱好者、来自异乡的科研工作者,都似乎与山林达成了默契,守护着彼此共同的家园。

 

芒坝村每天早晨立于枝头的大紫胸鹦鹉。新华网发(供图)

  “鸟爸”王成

  王成被称作“鸟爸”。他说,早晨听见鸟鸣,心里踏实。不用睁开眼,就知道,在家。

  布朗族汉子王成自幼在这里长大,作为一名护林员,澜沧江周边9000多亩的林子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常把王成唤醒的鹦鹉被当地人唤作大紫胸鹦鹉,学名德拜鹦鹉,额腹灰紫,叫声如哨,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很早以前,大紫胸鹦鹉充当了村民们的手表和闹钟。清晨鸟鸣,出工;倦鸟归巢,收工。

  如今,这里常年分布着300余只大紫胸鹦鹉。每天清晨,它们从窝里冒出头,聚集在村里十几棵高山榕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王成管这叫“开会”。“高山榕就像鸟儿们的会议室,它们一大早便商量着‘昨天飞去的地方有没有食物?’‘今天去哪儿觅食?’兵分几路,分工协作。”王成说。

王成每天都要来天台上看被救助的鹦鹉很多次(8月27日 摄)。新华网 丁凝 摄

  每年三月到五月,进入大紫胸鹦鹉的繁殖期,总会有出巢的鹦鹉将幼雏遗落在地上,而王成看到后总会施以援手。这些年来,他先后救助了十多只大紫胸鹦鹉宝宝,并在成熟后帮助它们重返自然。

  养护大紫胸鹦鹉宝宝就像照看小孩。王成妻子把米饭嚼细了一点一点地喂,不沾油、不沾盐,每日观察它的粪便,生怕它拉肚子。待长大一些,便可喂一些成粒的熟米饭、瓜子。

  “刚出生的大紫胸鹦鹉毛色就像棉絮,慢慢才会长出好看的羽色。”谈到大紫胸鹦鹉,王成眼里透出一股慈爱,“将它们放归山林时,我会舍不得,但每天早上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觉得我救助过的鸟儿似乎又回来了,在向我问好。”

 

大紫胸鹦鹉。新华网发(供图)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村民们的爱鸟护鸟意识,如今芒坝村的鸟类种数已达200多种,与动物相伴相生的理念已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当中。

  近日,普洱市政府、思茅区政府连同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运来了3棵大榕树,准备在村里为鸟儿们建新巢。正值雨季,道路泥泞,榕树离移栽的位置还有400米时便卡在了村口。王成急着和老乡们去想办法把榕树运进村里,接受完采访便匆匆消失在寨子里。

杨学飞在野外拍摄。新华网发(周志旺 摄)

  “鸟友”杨学飞

  杨学飞是一名摄影师,他和王成因鸟结缘。

  50多年前,他从上海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后留云南昆明工作,早把他乡当故乡。

  拍摄云南少数民族和云南野生动物这件事,他坚持了八年多。

  “除了这两个选题不拍点别的了吗?”

  “光是把云南这两个题材拍好就不容易了。”

  自2015年5月第一次到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拍摄野生动物后,杨学飞每年最少都要来这里两次。大紫胸鹦鹉、蛇雕、凤头树燕、黑顶蛙口夜鹰……对于这里的珍稀鸟类,他如数家珍。

  “与野生动物打交道”是个苦活累活,每次出门背20多公斤重的器材只是“基本操作”,在拍摄过程中更要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和长时间的等待。寒来暑往,今年67岁的杨学飞每年依旧会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行走于云南的大山大河间。在他看来,拍摄尽可能多的动物种类似乎不那么重要了,通过镜头展现野生动物的形神,以及动物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更让他沉醉。

 

蛇雕。新华网发(杨学飞 摄)

  在芒坝村民们的引导下,他拍摄到不少精彩场景。“狠心”蛇雕父母故意将活体蛇丢到巢内,让弱小的蛇雕宝宝与蛇搏斗,“小蛇雕拼命哀求着父母留下来,可是父母还是飞到一旁的树枝上冷眼相看。小蛇雕用细小的爪子和孱弱的翅膀奋力拼搏……待小蛇雕把蛇一口一口囫囵吞下时,它昂首挺胸,大叫一声,好似在向父母示威……”拍得越多,杨学飞越发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我们同为地球上的生灵,只有保护好自己的同伴,才能相伴相生。”

  在芒坝,杨学飞也见到了许多像王成这样救助动物的老百姓,感受到近年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人们放下猎枪,扛起锄头,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黑顶蛙口夜鹰。新华网发(杨学飞 摄)

  云南国土面积仅占全国4.1%,但生态系统类型、生物种类等居全国前列。随着近年来云南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新物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杨学飞跋山涉水的路途还在继续,在用镜头记录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唤醒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路上,他乐此不疲。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景观(8月26日摄)。新华网发(韩严 摄)

  “新糯扎渡人”赵倩茹

  水、干粮、相机、标本,这是赵倩茹每次“出野外”需要背的东西。糯扎渡的山很高,这对于一个在平原地区长大的山东女孩来说,有一些吃力。可当每次在行程中发现有趣的动植物,又足以让她开心好多天。

  十年前,赵倩茹来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求学,2018年加入了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从事科研监测工作。

  刚到这里时,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掌握基本只能依据十多年前的科考报告。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如今,管护局在保护区澜沧县、思茅区两个片区都建立了管护站,逐步使保护区植物物种记录从仅有名录到有确定的分布点、凭证标本,并在保护区重点区域、重点水源点、食物地布设红外相机300余台,获取了大量保护动植物的一手资料。

印度野牛。新华网发(供图)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印度野牛分布的核心区域,通过对其监测资料的分析,保护区管护局现已基本掌握了印度野牛活动的主要区域和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印度野牛经常活动的范围实施了179亩的栖息地恢复,57亩的食物源基地建设,并建立硝塘7个。

  穿梭于保护区,偶尔就能看到野生动物的身影,夜间还时常能听到远处传来野生动物的叫声。

 

美丽蒲葵(8月26日摄)。新华网 丁凝 摄

  能够参与到这里一山一水的保护和建设中,赵倩茹很开心。“这里的人们说起自家的山水总是饱含感情。他们希望山上有动物奔跑、枝头有鸟儿栖息、有山花遍野、绿树葱茏……”

  这也是“新糯扎渡人”赵倩茹的愿望。

  江水滔滔,山林为证。因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又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丁凝)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