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抚仙湖。通讯员 沈阳 摄
近年来,澄江市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传播作为凝心铸魂、凝聚力量的重大工程,聚焦“建机制、强队伍”“拓阵地、强平台”“创形式、强品牌”,持续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凝聚起澄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
聚焦建机制、强队伍,着力提升理论传播领导力和阐释力。构建市委主导、宣传部主抓、各部门齐抓、镇村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强由市委宣讲团、“仙湖之声”百姓宣讲团、各行业领域特色宣讲小分队组成的“1+1+N”理论宣讲队伍,形成集权威性、典型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常态化理论宣讲“集团军”,市、镇、村、组四级联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市委牵头总抓,将党的理论传播工作贯穿全市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市委宣传部主抓,成立“仙湖之声”百姓宣讲团,深入推进群众性理论传播;市直各部门齐抓,组建N支各具特色的宣讲小分队,将理论宣讲与服务实践有机结合;镇、村联动,打造基层宣讲队伍;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多形式进行传播,身体力行组织开展爱湖护湖志愿服务活动。
聚焦拓阵地、强平台,着力提升理论传播统筹力和影响力。秉持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党的声音就传播到哪里的理念,拓展阵地空间,丰富平台载体。线下,市、镇、村、组理论传播阵地全覆盖,并通过“庭院微党课”、入户宣传等方式打造贴近群众的传播阵地,整合文化旅游、科技科普等文化阵地打造贴近公众的传播阵地。在线上搭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发挥报网微端屏矩阵作用,加强各大媒体平台,网络传播。澄江小视频《梁王山的璀璨星空》点击播放量达上亿次,抚仙湖第一档音乐旅行慢综艺《友趣的日子》在芒果TV播出。
聚焦创形式、强品牌,着力提升理论传播亲和力和感染力。“党建+”传播接地气,深入开展“抚仙湖湖泊革命”,打造“仙湖卫士”品牌,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广泛开展仙湖民情大走访,在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活动+”传播聚人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方言土话进行传播,精心编排快板、朗诵、小品、诗歌、舞蹈等节目,以唱、说、讲、演等形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活动中。“志愿+”传播冒热气,依托全市28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联动“身边好人”、“深蓝”、“河小青”小小抚管监督员等志愿服务队,打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践行文明新风 共享澄江山水”“讲好澄江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等主题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十百千”志愿服务活动。“文艺+”传播扬正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文学、音舞、书画、摄影等文化文艺创新创作,深入挖掘澄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和事,以多种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以保护抚仙湖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创作的歌曲《家园》入选“2023年云南省精品歌曲创作”项目。(记者 浦美玲)
2024年05月17日 16:22
2024年05月17日 16:14
2024年05月17日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