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老边境一线 看幸福的模样

来源:云南日报 2024-07-03 16:02:5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赶摆现场  (供图)

  2019年4月,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5年来,中老民众写就无数友谊、幸福的故事。

  6月20日至23日,记者与老挝主流媒体共同前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采访,实地了解这些幸福故事。

  当地人说,勐腊县是离老挝最近的土地。在这里,我们充分体验这份亲和近,感受“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深情厚谊,近距离看到了幸福的模样。

  幸福,是村子里有水有电,生活充实;幸福,是定期能赶摆,好友能相会。

  幸福,是校园里那棵遮风挡雨的大树;幸福,是异乡如故乡,是老挝学子在云南边境小城追梦充满希望。

  幸福,是看病可以到边境线那边的医院;幸福,是黑夜白天、风雨共担,是始终有人“撑伞”,始终有人为生命护航。

  幸福,是中老边民说起生活,那一个个“好”字;幸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前途相关、命运与共。

  走,跟着我们去赶摆、去学校、去医院,去看看幸福的模样。

  勐腊县勐满镇曼烈村赶摆

  幸福,是快乐能共享

曼烈村赶摆现场卖舂木瓜的摊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曼烈村与老挝勐新县相距仅约5公里,6月21日,中老边民翻山越岭,因为“国际老庚”大赶摆相聚于此。

  “老庚”在傣语里意为亲戚朋友。赶摆现场,随处可见“走亲戚,见朋友”的热闹温馨和其乐融融。

  走进村子,一排排傣族民居宽敞明亮、色彩鲜艳,屋顶覆盖着或青翠或明黄的瓦片,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和谐相映。屋檐下,一个个摊位整齐排布,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傣味包烧、老挝咖啡、消暑甜品等具有两国风味的特色美食引人垂涎;老挝竹编、手工香皂等商品琳琅满目。远处广场上,欢快音乐的伴奏下,歌舞表演正酣;中老边民精心打扮、身着精美民族服饰,如同赶赴一场盛会,认真地陈列自己的摊位或在市集里购买商品……

  在熙攘的赶摆场中,曼烈村村民依金开分外忙碌。依金开有很多在老挝勐新的亲戚和朋友,他们中不少人每个月都会来曼烈村卖老挝美食。“我们在这里卖烧烤和米线,生意一直不错。家里还种了橡胶,平时会在凌晨起床割胶去卖。赶摆一次能挣到两三千元,收入比较可观。”依金开说,割胶和赶摆的收入能满足家里七口人的吃穿用度,现在两个孩子都在村里上学。

  说话间,她娴熟地将刚烤好的五花肉包裹在口袋中,递给顾客。日头正盛,加上烧烤架散发出的滚滚热气,依金开的额头和背脊上已是汗水淋漓,但她脸上洋溢的却是幸福而满足的笑容。

  为赴这场热闹之约,凌晨三四点,不少老挝商家已经出发,通关后来到赶摆场。他们在摊位上精心盘点着自家的传统美食、手工艺品、特色产品,准备与当地村民一起迎接消费者和游客。来自老挝勐新的摊主依叫和家人早已备好做舂木瓜的新鲜食材,依叫说:“如今来曼烈村非常方便,骑摩托车就能到,所以我们经常来这里赶摆。非常高兴能把老挝美味带到中国,与‘中国亲戚’分享。”

  赶摆间隙,老挝摊主和当地村民在屋檐下围坐,伴着电风扇送出的清凉,轻松愉悦地交谈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约定下个月赶摆再见。

  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老挝籍学生篇珐

  幸福,是同一首歌

正在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上课的老挝籍学生。

  6月21日,下午3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勐腊县职业高级中学的校园里,炎热的暑气、绵绵的蝉鸣也没遮盖住课堂、球场上洋溢的青春活力。

  这个时间点,来自老挝万象的女孩篇珐和往常一样,准备去上当天最后一堂中文课。教室里书声琅琅,数十名老挝籍学生正在学习中国古诗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位同学落落大方起立,流利地背诵了这首《登鹳雀楼》。“总体完成得非常好,只是一个字的发音上需要注意。”老师表扬道。一来一回,课堂互动严肃而不失和谐。

  2023年初,这批老挝学生来到勐腊学习中文、计算机、中国文化、茶艺、汽修,课程覆盖内容广泛,学习生活充实。短短一年半时间,老挝学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和不断鼓励下,中文水平进步飞速。很多学生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但在勐腊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喜欢上了中国文化。

  关于学校,关于勐腊,篇珐心中有说不完的“喜欢”。

  她说,喜欢学校操场上绿荫如盖的榕树;喜欢勐腊县的一家书店,能在里面找到不少中国古典名著。她喜欢中国古诗,最喜欢李白的《静夜思》。这首1000多年前写作的中国古诗,如今也很符合这位老挝学子离乡求学的心境。

  她最喜欢的,是班主任马老师,甚至在微信里备注名都用了“马妈妈”。“‘马妈妈’对我们特别好。生病时,总是会第一时间帮找药、陪着去医院、守着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怕。‘马妈妈’和其他老师,就像我们在勐腊的父母。”学校采取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的辅导方式,让篇珐有了最喜欢的“马妈妈”,也交到了要好的中国朋友。

  来到勐腊求学,篇珐心中也有很多关于未来的梦想。

  “我想读大学,然后回老挝找工作,像我的姐姐一样。”篇珐说,姐姐从勐腊职高毕业后在中老铁路上工作,自己也想像她一样,在这条联通梦想和幸福的铁路上有所成就。“中老铁路开通,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曾经,我的姐姐从万象到勐腊上学要坐30个小时的班车,路况也不太好。现在我坐火车4个小时就到了。”

  与篇珐一起入学的100余名老挝学生,部分学生的哥哥姐姐从勐腊职高毕业后,或是去大学深造,或是回到老挝从事翻译、警察、导游等工作。“来到云南学习之后,有了更多人生选择。”学生们这句质朴的话语背后,一个个梦想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拔节生长。

  离开勐腊职高之际,操场一隅,一名声乐老师指挥老挝学生合唱团唱起了中国歌曲《同一首歌》。女声如清泉般婉转悠扬,男声如山峦般坚实有力。他们的歌声汇聚起来,让这首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这是一首团聚之歌,自2001年以来,近3000名老挝青年跨越山河,相逢于勐腊,开始了在异乡求学的时光;这是一首梦想之歌,一批批老挝学子,承载着家人的骄傲,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学有所成,走向一个个工作岗位;这更是一首友谊之歌,在边境小城,中老学生手拉手、心连心,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诉说着友好的故事,在同一首歌中收获欢乐与幸福。

  勐腊县人民医院老挝语翻译宋杖文

  幸福,是跨越山河的守护

勐腊县人民医院老挝语翻译宋杖文(右)。

  “在哪一床?情况怎么样了?我现在过来。”勐腊县人民医院老挝语翻译宋杖文有一双“生风”的脚,以及一部不断响铃的手机。

  宋杖文负责医院全科的老挝患者翻译工作。和他在一起的几个小时里,交流、采访数度因患者就诊需要而中断。当宋杖文的手机铃声响起,他一边表达歉意,一边风风火火赶赴患者身边。

  “宋医生不是勐腊人,是湖南人,在医院一线干了很多年。”“他是老挝患者最信任的翻译、医生。”医院里不止一位工作人员这样介绍宋杖文,也让人更好奇他和老挝患者的故事。

  故事开始于2013年。

  当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老挝的医疗机构开始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逐步形成跨境医疗合作机制。位于中老边境的勐腊县人民医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门医院,也是跨境医疗合作的最前沿。医院服务本地居民就医需求的同时,也担负着方便境外边民就医的职责使命。为此,医院完善设施建设,增聘老挝语翻译,不断加强同老挝方面卫生医疗合作交流,还于2015年开通了老挝救护车转运患者入境就诊绿色通道。

  2013年,宋杖文来到勐腊县人民医院,服务老挝患者。自幼在老挝生活、10多岁回到中国的经历,让他对老挝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我更了解他们,也希望发挥所长,为老挝病人多做些事情。”

  “有一次,一位老挝患者持续发烧了10多天,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却未见明显好转。这位病人的家属以为治疗无果,一度想要放弃。后来,他们与我们医院取得了联系,并将病患转至这里进行救治。经历半个月左右的治疗,患者康复了。病人的家属和他们村的村民都说还好来了这里,他们相信我们的医疗技术和救治能力。”宋杖文回忆道。

  “老挝北部省份有自己的方言,为了和患者沟通顺畅,宋医生自学了20多种口音。”“去到景洪市的患者,都会点名希望宋医生陪护。他还会主动送患者到边境线上,为病人及护送病人的老挝医护人员办理通关手续。”同事们说。

  跨越国界、救死扶伤,这份工作需要日复一日地付出。

  因为生活和饮食习惯原因,老挝患者前来就诊的病症最常见的是消化、血液问题,急症、重症也较多。“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是凌晨四五点,都会待命,随时来医院接诊。11年,做到了滴酒不沾,也几乎没有出远门和旅游。我的首要任务,是保证病患能够得到妥善安排。”

  接诊的老挝病人越来越多,作为医院目前仅有的两名老挝语翻译之一,宋杖文的工作也愈加繁忙。“有时正接诊一位病人,手机里还会保持和另外一位患者的通话,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

  2013年至今,包括宋杖文在内的全院医护人员为了守护患者健康而努力。2023年,勐腊县人民医院接诊老挝门诊患者3220人次、收治老挝住院患者351人次。此外,医院与老挝南塔省医院、丰沙里省医院等签订合作协议,与老方在患者转诊、医院管理、人员交流、专科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诸多交流合作。

  “一年中,可能只有过年的时候病人相对少一些,翻译人手安排得过来,我能回湖南老家陪陪家人。老挝患者需要我,我就一定会做好这份工作,家人也非常支持我。”说到动情处,宋杖文腼腆地笑了笑,神情却十分坚定。

  他说,医疗翻译对用语准确和专业有要求,如果翻译不准确,引起误诊误判,后果无法估量。因此,今年他想与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展开合作,推出中老双语医学教材,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了解的信息告诉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到跨国的守护中。  (记者 韩成圆 黄议娴 杨春梅/文 李文君 杨春梅/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19年4月,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签署《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5年来,中老民众写就无数友谊、幸福的故事。

2024年07月03日 16:02

6月底,老挝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阿卡善·提帕嘉和《人民报》、巴特寮通讯社、老挝国家广播电台、《新万象报》的同行们来到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感受

2024年07月03日 16:00

近年来,巍山柠檬产业从无到有,一颗小柠檬串起了一条全产业链产业发展体系。

2024年07月03日 15:58

近年来,为推动重大项目在大姚县落地投产,大姚县做足功课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2024年07月03日 15:56

该政策措施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培育、金融支持、创新发展、招才引智、降本增效及其他7个方面制定了29条措施,真金白银奖补企业,促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进一步提升

2024年07月03日 15:55

日前,丽江市举办“品质生活 绿色换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宣传推广活动。

2024年07月03日 15:54

近日,呈贡区政府与云南省股权交易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07月03日 15:53

云岭山脉深处,建设者正艰难掘进,在云县至临沧高速公路第一长隧——大亮山隧道,打响了一场隧道贯通攻坚战。

2024年07月03日 15:52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

2024年07月03日 15:50

截至2023年底,共统筹下达专项建设资金138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3423个,完成6个方面19项指导性指标,全省边境村寨建设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2024年07月03日 15:4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