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来源:新华社 2020-04-24 15:56:5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在村里上夜校。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20米外的野猪,当年我一枪就能放倒。”

  说这话时,29岁的娜四正手握奶瓶,耐心地哄着一岁多的小儿子喝奶。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左)和妹妹走在村里。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娜四长得瘦瘦小小,耳朵上戴着一对亮闪闪的耳坠,脚上穿着一双高跟鞋,让人很难想象她曾经是一名猎人。但墙上挂着的一把锃亮短刀似乎在向外人宣告,它的主人可没说大话。

  居住在云南边境地区的拉祜族曾世代以狩猎为生。在拉祜语里,“拉”为虎,“祜”为把肉烤香的意思,因此拉祜族又被称作“猎虎的民族”。打猎一般是男人的事,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是寨子里唯一的女猎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中)和村民一起跳舞。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娜四已记不清第一次打猎是什么时候。“大概十三四岁,我第一次自己上山。”她说,当时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妹妹因发高烧落下残疾,作为大女儿,养活一家人便成了她的责任。

  “不打猎就没吃的。”娜四说,过去村里人也种粮食,但刀耕火种一年的收成只够吃几个月,剩下的半年多只能靠政府发救济粮,或者去山上打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4)“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1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娜四在采茶。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庆幸的是,娜四是个天生的好猎手。追踪猎物、拉弩射箭、设置陷阱……这些狩猎的本事她都十分精通。“许多男人还不如我,我能打到的猎物他们不一定打得到。”说起自己的狩猎技巧,娜四很是得意。

  但再好的猎手也并非每次都有收获。有时,一连几天打不到一只猎物,她只能挖些山药、野菜,带回去给家人充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5)“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右)和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交流。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再也不想打猎了。”回想起曾经的苦日子,娜四直摇头。喜欢打扮的她那时一年只有一两套衣服穿,没有鞋子,就只能光脚去深山老林里打猎。更让她后怕的是,自己有好几次都险些在山上丧命。

  最危险的一次,她正在山上寻找猎物,猛地一回头看见一头一人多高的黑熊就站在自己身前。“我吓得浑身发抖,幸好它没有攻击我,转身跑了。”回忆起和黑熊的这次正面交锋,娜四至今仍心有余悸。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6)“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左二)在村里上夜校。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娜四原本以为,自己大概要和父亲一样,一辈子在山上打猎、挖野菜了,但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布朗山,让她看到了生活的转机。

  2016年初,云南省打响“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娜四所在的曼班三队因为贫困发生率高达100%、村民基本全为文盲、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被当地列为重点攻坚的深度贫困村寨。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7)“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右)和父亲(中)、妹妹在村里合影(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顽症还需猛药医。”勐海县一次向这个仅有17户人家的拉祜族村寨派驻了4名驻村扶贫干部。这4名干部不仅都会说拉祜语,还都是单位里的技术骨干,分别负责村里的种植、养殖、扫盲、修路等工作。

  原本连育秧苗、撒化肥都不会的娜四,在扶贫干部指导下,全家经过几年发展已种下了18亩茶树。除了茶树,娜四家去年还种了4亩水稻,一年就收了2000多公斤稻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8)“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在家切菜。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粮食根本吃不完,再也不用担心断粮了。”娜四指着家里存放的十几袋稻谷说。作为村文艺队的领舞,农闲的时候,她还会用手机看视频学跳舞,然后再教给村里其他人。

  曼班三队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说,娜四虽然不打猎了,但还是村里数得着的能人。“她脑子活、不怕生,学文化学得最快,村里种的茶树就数她管理得最好!”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9)“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娜四在家晾晒衣服。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今年初,云南省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娜四所在的曼班三队也早已实现脱贫。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0)“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拉祜族女猎手告别狩猎

这是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一景(4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我的孩子再也不用学打猎了。”娜四说,现在她的梦想是希望茶树快快长大。“卖茶叶赚了钱,我要买一辆小轿车,开车去赶街。”(新华社记者  庞明广  王安浩维)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