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厚植石榴情 同心共筑梦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6-23 14:25:3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龙翔街道菱角塘社区举办“好邻里·一家亲”长街宴

  近年来,五华区以“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社会协同、融荣与共、铸牢意识、五华同心”为创建思路,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等“十进”活动,创新实施“全域创建十百千万”工程,不断推动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交响乐。

  2021年11月,五华区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三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今年,五华区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同心筑梦,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的“国字号”示范县(区)。

  撒下民族团结进步种子

  “学校里的小聂耳非常勤奋,成绩也名列前茅。”“聂耳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弹三弦、弹月琴。”只要提到聂耳,五华区长春小学的孩子们就像提起老朋友一样,用宣讲、情景剧等方式道出聂耳的故事,仿佛聂耳一直在他们身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作为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母校,长春小学以聂耳文化为核心,打造“博采众长 春融万物”的校园精神,紧扣“为社会而生”的校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民族知识启蒙教育、民族知识常识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先后建成成长符号、壮志摇篮、前进墙、23级台阶、成春草药园校园主题景观和小聂耳学堂、五品楼、传承楼等,成立小聂耳剧社、小聂耳民乐团、小聂耳宣讲团、小聂耳书画院、小聂耳小提琴乐团等特色社团,并围绕聂耳文化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主题教育。

  “将爱国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是要引导他们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长春小学校长刘春表示。

  依托“小聂耳”等特色社团,学校先后通过“国歌声中话聂耳”系列活动、“高唱国歌跟党走 红色基因代代传——我的同学是聂耳”专场音乐会、“寻美春城——我的同学是聂耳”现场绘画、“成春堂走出的国之歌者——聂耳”红色宣讲等活动,让长春学子走出校园,进友邻学校、聂耳故居、社区、党员驿站,把“老同学”聂耳与国歌的故事传遍昆明。

  携手共绘同心圆

  在丰宁街道春晖社区“红石榴”幸福驿站,社区60岁以上老人、退伍军人、残障人士、环卫工人及其他特殊群体可以在这里享受每顿2荤2素的8元优惠餐,驿站还设有红色经典影院、红石榴读书会、红石榴课堂,社区里的老年人可以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发朋友圈、拍视频,甚至是学习直播带货。

  在成立开放式“大党委”的基础上,春晖社区吸收辖区4个民族自治地区驻昆办、云南农职中心、云南省文化馆等21家公共单位党组织探索建立跨区域的社区民族团结“智创共建联盟”,努力打造党员党组织作用发挥、民族政策宣讲、区域资源共享“三个平台”,形成“小社区大党建”工作格局,创建工作由社区主导变为社区引导、街道社区创建变为联盟成员单位共创共建,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创建的基础更牢、范围更广。

  在龙翔街道菱角塘社区,一年一度的“好邻里·一家亲”长街宴已经连续举办多年。6月1日上午10点,以“浓情石榴籽·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社区居民、志愿者、公共单位各显厨艺,精心烹饪出近百道风味团圆饭。大家一起摆桌子、准备饮料、水果拼盘,阿姨们更是纷纷亮出自家绝活,麻辣鱼、辣子鸡、红烧肉等一道道菜色香味俱全,社区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共赴民族团结盛宴。

  菱角塘社区居住着白族、彝族、藏族、傣族等多个民族。多年来,社区通过搭建平台,让各族居民愿望能表达、问题能解决,并以长街宴为契机,持续促进各族同胞,尤其各族外来务工群众融入社区大家庭,共同构建城市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

  文农旅融合发展

  西翥街道陡坡社区依托家门口的西游洞景区资源,推出辖区居民在景区就业、租赁铺面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一份保洁工作,每月近2000元的工资且购买五险,在家门口就能有这样的待遇,还能租到摊位售卖零食和旅游商品,不少居民直呼满意。据西游洞景区负责人介绍,景区150名员工中,就有近40位员工来自陡坡社区。

  近年来,陡坡社区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重大战略有机融合,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为抓手,打造各民族共享的经济新业态。围绕“打造昆明后花园”目标任务,社区依靠“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打造”“种植原生态蔬菜”“打造樱花谷景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入品牌文化创意,以文化赋能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文农旅融合发展之路。除了西游洞景区,每年三月樱花盛开期的陡坡社区更是美不胜收,千余亩樱花园游人如织。陡坡社区通过举办“樱花节”为乡村振兴美景注入文化韵味,并通过各类评选、文娱活动、体育赛事等的举办,对外展示西翥街道陡坡社区的山文化、水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讲好民族团结和谐故事。

  如今,沿着宽阔整洁的道路走进陡坡社区,两旁的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坛干净整齐……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乡风淳朴、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记者 龙舟 文/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