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又一个24小时过去了,当云南援沪医疗队进驻上海市黄浦区开平路方舱(沪滇友谊舱)的队员们核酸阴性结果出来时,医疗队队员、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控科曾海萍开心地向同事们比了一个继续加油的手势。
对于疫情防控来说,感控(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必须走在前面,才能守护好队员们的安全。
曾海萍每天睡眠不到3小时,她不是在制定方舱医院感控流程,在队员们驻地对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进行划分,或在方舱医院督导进舱的队员们做好防护,就是在规范医废处置的现场忙碌。
作为云南第二批援沪医疗队的一员,曾海萍4月11日凌晨接到通知,上午7时完成核酸检测后前往机场。在准备过程中,她已经在笔记本上制订好抵达后的工作规划,包括感控、防护用品穿脱流程规范、消毒隔离的知识培训等内容。下午4时多抵达上海,她直接赶往即将开舱的方舱医院,投入到紧张的感控工作中,认真排查感染防控中的风险和隐患、修订制度、优化流程等。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以及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划分不准确”“需要设立医废暂存间”“制定医疗废物专用通道”……在方舱内,每一处都需要感控,大到防控方案、制度和流程的制定,小到防护用品的使用、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曾海萍严把环节、严控细节,确保进入方舱的每一名队员都防护到位。
“开舱收治患者只是感控工作的开始,重要的是必须保证进舱队员们的安全。”曾海萍每天都轮班守在进舱口,叮嘱大家穿戴不要着急,将细节处理好、调整好,做好防护才可以进舱。队员出舱时,每一个脱衣间都设置专职监督岗对脱卸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护。
除了方舱感控工作,队员们进舱前的培训、酒店的防控区域划分同样是曾海萍的“主场”。“对每位队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分级防护、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置等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进方舱。”曾海萍说,感控工作如履薄冰,越是在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对感控工作的考验就越大,所以一刻也不能放松。
(特派记者 陈鑫龙 黄兴能)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