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怒江那个溜索女孩吗?她毕业了……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2022-07-11 10:05:0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还记得怒江那个溜索女孩吗?她毕业了……

  今年6月,23岁的傈僳族姑娘余燕恰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顺利毕业。她没有任何犹豫,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怒江州就业,成为怒江州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人员。

  在常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平常的就业选择。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在了解了余燕恰的成长经历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因桥而改变命运、接力爱心传承的感人故事。

  余燕恰家住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布施底小组。

  时间回溯到2007年。在这之前,和怒江两岸的大部分群众一样,布施底小组的村民过怒江,只能依靠溜索。彼时的余燕恰,要到江对面的学校上学,也不例外。

  一天,余燕恰身穿粉红色上衣、背着书包独自坐溜索到怒江对岸的布腊小学上学,刚好被进入怒江采访的媒体记者拍到。

  当时,余燕恰只有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她每天要坐溜索过江两次,已经独自坐溜索过江两年了。

  “耳边是呼啸的风声,身下是汹涌咆哮的江水,还有我剧烈的心跳声。”直到如今,余燕恰还对坐溜索的体验记忆犹新。

  在当时,看到年幼的余燕恰每天独自坐溜索过江,现场的媒体记者深受触动,随后发动全国多家媒体,一起向社会募捐,在布腊小学前的江边建起了一座爱心桥。

  2008年3月,爱心桥建成,现场媒体记者和爱心人士让余燕恰第一个过桥。

  人生第一次见到桥的余燕恰,在走到桥中央后,望着桥下汹涌的怒江水,反而因害怕而停步不前。最后是在现场人员的搀扶下,走了过去。

  余燕恰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爱心桥建成后,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余燕恰得以到昆明、北京等地游玩,第一次看到了怒江之外的精彩世界。

  “这就好像原本漆黑的道路上多了一盏盏明灯,生活也不再那么苦涩,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希望的种子种下,余燕恰有了新动力。

  2018年,余燕恰以568分的高分考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在余燕恰的升学过程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也接力在怒江两岸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下,余燕恰家从半山腰搬到江边,盖起了新房;她一路升学,都有助学金帮扶;怒江峡谷用来过江的溜索,于2016年全部被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取代,各族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而余燕恰家下面的江边,又新建了一座更大的桥梁。

  沿怒江而建的美丽公路顺利通车、怒江两岸旅游资源开发快速推进……曾经闭塞的怒江峡谷日新月异。

  “在以前的日子里,我遇到了太多为我‘打灯’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我非常感激他们。”自己命运的改变、家乡的快速发展,源于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这一切,余燕恰都铭记在心。从进入大学那一刻起,她就立下了学有所成、回馈家乡的念头。

  毕业前夕,在学院开展的就业“面对面”交流时,不善言辞的余燕恰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想回怒江的想法。她一直在等待家乡的医院招考,其他地方一概没考虑过,为此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学校老师被余燕恰这份执着的感恩之心感动。随后,在学校领导前往怒江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时,专门带了余燕恰的简历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最终,余燕恰成功被怒江州人民医院录用。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不会辜负学校的培养,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卫生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将于9月走上工作岗位的余燕恰,对未来充满期待。(记者 符皓)

责任编辑:实习生 马春荣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