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岜夺新村崭新的房屋。(4月25日摄)(新华网 李昀瞔 摄)
“两年多的时间里,岜夺村有了干净的村内硬化道路、清澈的自来水、漂亮的幸福小院、环保的分类垃圾箱、太阳能路灯、村民活动广场……”这是岜夺村“扶贫队长”孙如军工作日记里的一段话。驻村扶贫两年多,孙如军不仅是岜夺村巨变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岜夺村地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下辖1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汉、苗、瑶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39%。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672人。
岜夺村扶贫队长孙如军。(4月25日摄)(新华网 李昀瞔 摄)
2018年3月,孙如军被云南省纪委省监委派到岜夺村委会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来到岜夺,孙如军第一件事就是访遍当地673户村民,“我们的鞋子不是穿坏的,是走山路下来洗坏的。”泥泞的道路和艰难的走访让孙如军记忆犹新。
挨家挨户跑,孙如军越跑心里越没有底。道路要修,房子要建,饮水要保障,产业要帮扶……孙如军睡不着了。
2018年6月初的一天,孙如军第15次走进蒋玉明家,商量盖新房的事。“家里没有钱,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没有借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盖房子,我们也着急。”蒋玉明家有4个孩子,妻子与外人交流有障碍,两口子都不能外出务工,蒋玉明一人挑起了生活重担。
“我们已经向上级反映了你家的特殊情况,先争取3万元的建房补助作为启动资金,你自己也要多想想办法。”做了10多次思想工作,和蒋玉明熟络了,孙如军话也说得直截了当。蒋玉明最终同意建房,孙如军也稍微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开始谈建房的规格、验收标准等。
孙如军前前后后跑了50多趟,2018年底,蒋玉明家终于如愿搬进了新房。孙如军又帮助他家申请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鼓励青储饲料作物种植发展养牛,蒋玉明家走出了困境。
和蒋玉明一样,岜夺脱贫攻坚最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山大沟深、土地瘠薄,阻碍了群众的“看病路”,拦住孩子的“求学路”,切断了贫困户的“致富路”,实施易地搬迁,一下子把“挪穷窝”和“盖新房”这两块“硬骨头”给啃下了。如今岜夺新村建起了漂亮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51户村民住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新房里。冰箱、电视、洗衣机、厨灶具……一件件新添置的电器,装点着他们的新家。
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曾经是岜夺村的“六难”。如今,岜夺新村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步行10多分钟就可以到城镇卫生院岜夺分院,幼儿园、小学就在旁边,后顾之忧没有了,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高了。“过年时,村子里到处都是车,外出务工的村民挣了钱,直接就买车开回来了。”孙如军说。
孙如军帮助村民撒种子。(4月25日摄)(新华网 李昀瞔 摄)
解决了住的问题,如何让村民们“稳得住”“赚得多”?孙如军打起了岜夺绿色生态的主意。“生态是岜夺新村的优势,荒山种上了油茶树,坝子种上了甘蔗、水果、蔬菜,打造花卉苗木特色小镇,不仅有收益,还能让荒山变绿坡,可以采用农旅结合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村里正在筹划着引导村民林下种植中草药,规划建设苗圃小镇。如今,岜夺村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当地高峰牛养殖,改造老油茶600亩、新植油茶900亩,同时巩固发展甘蔗种植2100亩。贫困户以参与种植养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和务工等多种方式参与其中,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
“来岜夺村两年多,岜夺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精神状态也在一天天转变,我看着确实很欣慰。”孙如军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扶贫队长孙如军的“工作日记”,不仅记下了岜夺村的巨变,也写满了村民幸福的故事。(李昀皟)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