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38万余人摆脱贫困走向幸福

来源:云南日报 2020-07-22 10:18:2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和“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的担当,全局聚焦脱贫攻坚、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方法聚焦“户户清”,全员发动、迎难而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

  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现9.13万户38.19万贫困人口脱贫,41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隆阳、施甸、龙陵、昌宁4个贫困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02%下降到0.49%。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剩余贫困人口2758户10112人,稳定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

  保山是一个集边疆、欠发达、山多坝少、民族杂居于一体的地区,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有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县4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3个。近年来,保山市立足于特殊的市情和贫困情况,积极传承杨善洲精神,以杨善洲精神引领党员干部战“贫”斗“困”,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攻坚之路。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保山市坚持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凝聚。2020年,全市共派出41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集中选派1465名工作队员,实现贫困村派人全覆盖。保山市采取“组织选派、招考录用、择优回引、异地交流、培养选拔、评选激励”等“六个一批”的方式,不断提高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全市共选派100名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保山市按照“规模农业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示范,规模养殖(企业)场助推”的思路,以建设“十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和发展“四小工程”为抓手,变“输血”为“造血”,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促进农民稳增收。目前,共建成“十个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推动扶贫产业规模化,龙陵恒冠泰达禇橙、腾冲高黎贡山茶叶等万亩规模农业带贫效果凸显,“十个万亩”规模农业吸纳3334名贫困人口就业,助力2478户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增收。探索创新的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工程”,覆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9.09万户37.34万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山市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生态补偿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路径,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生态价值双赢中得到更多实惠。目前,全市划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468.48万亩,年均获得补偿5480万元,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1195户,年均获得补偿451.92万元,户均年增收213元。聘用生态护林员从2017年的954名增加到2020年的46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获得管护工资9721万元。

  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百花岭村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守生态底线,发展观鸟经济,努力探索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模式,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猎鸟人变护鸟人”的精准扶贫之路。目前,百花岭村共有鸟类观测点23个、鸟导80余名,“明星鸟塘”年收入10万元左右,其余鸟塘年收入3万元左右。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高黎贡山跨州市移民群众属“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2017年以来,保山市将原户籍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长期居住在高黎贡山山脉的895户4911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纳入隆阳区易地扶贫搬迁范围,规划建设8个安置点,探索实施“菜单式”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彻底解决涉及两个州市、延续了30余年的历史问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州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路径。

  为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保山市共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223个,集中安置6.62万人,安置率92%;分散安置5955人,安置率8%。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保山市千方百计拓宽搬迁户就业门路,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全面摸清辖区内133万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情况,通过强化扶贫车间就近就业、入企务工、引导发展产业等措施,帮助搬迁贫困户有事做、有钱赚、有盼头。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77.16万人次,省外转移就业37.88万人。新增转移就业57.81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5万人。与此同时,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0.42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40.24万人次,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全覆盖。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保山市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增强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为推进教育扶贫工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山市先后完成23个贫困乡中心学校、初级中学和207个贫困村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建立了控辍保学机制和贫困学生“一生一档”保障措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辍学情况。

  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全市各地积极探索新路。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按照“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思路,探索出一条“评星定级”破解之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等靠要”思想。龙陵县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铺筑通乡、通村、通组、通户的路网,串起了贫困山乡一条条美丽的小康路,2018年以来,全县串户路面硬化202.76万平方米、入户路庭院主房硬化151.14万平方米,惠及2.97万余户12.68万人。

  (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