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峨山县环保局驻双江街道桃李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兼队长普文斌—— 群众的贴心“娘家人”
翻开普文斌生前记录的《峨山县2018年驻村工作队员量化考勤表》,5月份的考勤表最后一页记录如下:
5月7日,上午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布需求,下午到普长学家里和宝山小学采集信息与图片;
5月8日,上午完善并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下午召开移民土地配置会议;
5月9日,到双江街道办事处参加扶贫工作推进会;
5月10日,在村委会召开扶贫工作会议;
5月11日,上午讨论并安排5月12日扶贫工作日开展情况事宜,下午和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普学兴到市里跑项目和资金。
日志记录在5月12日这天戛然而止,56岁的普文斌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带着对家乡山区建设的一份责任,带着对百姓疾苦的牵挂,普文斌离开了,但他的微笑和身影却永远定格在群众心里。
普文斌出生于峨山彝族自治县。2018年2月,任职于峨山县环保局的普文斌被峨山县委下派到双江街道桃李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
桃李村委会是以彝族、哈尼族为主的山区少数民族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20户2065人。2015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共306人,2017年底还有8户30人未脱贫。
扶贫工作必须“精准”,普文斌把实地走访作为扶贫的基础工作。驻村之后,他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带领大家按照“每个村组必到,贫困户家必到”的要求,深入11个村民小组开展调查研究,整理掌握了翔实、精准的扶贫第一手资料。桃李的村村寨寨和每个贫困家庭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通过调查,普文斌与大家一道核定了桃李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研究制定了脱贫攻坚规划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帮扶计划。在对全村贫困户数量、贫困程度、群众脱贫愿望有了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做强集体经济,强化保障托底”的工作思路,落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举措,从村民的衣食住行、增加收入等“身边事”入手,一件一件地去做。
“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是普文斌的口头禅。每次工作队进村入户,普文斌身边总是围着不少群众,大家有话愿意跟他讲,有困难会想到找他帮忙。在群众心里,这位土生土长的彝族干部就是大家贴心的“娘家人”。
78岁的普长学因脑梗致瘫,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心智不全且身体柔弱,儿子也因脑溢血丧失劳动力,孙女还在上小学,家里全靠儿媳妇一个人撑着。普文斌得知这一情况后,带领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到他家走访,及时联系和协调县残联、县医院的相关人员上门为普长学父子诊疗并办理残疾证,还到其孙女就读的小学了解情况。随后,普文斌和工作队员们在中国社会扶贫网上发起求助,倡议更多的人来关心、帮助普长学一家。不到半个月时间,普长学一家陆续收到网络爱心捐款,鼓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他一点儿都不像个领导,更像个老大哥。”提起普文斌,桃李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普学兴哽咽地说。“下周起工作队员要逐一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看哪家有困难,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普学兴清楚地记得,这是出事前一天普文斌在村委会扶贫工作会上排的工作计划。
“他就像一颗钉子,组织把他安排在任何岗位上他都无怨无悔,总是尽心尽力做好。”和普文斌共事9年且一起驻村的同事俸儒智对他满是敬佩。“这个人实在太好了,到现在我们都不愿相信他走了的事实。”这是驻村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桃李村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平凡而温暖,朴实而厚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普文斌用辛勤努力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本报记者胡晓蓉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