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秋日傍晚,低矮的山坡,硕大的芒果,背着箩筐的村民,组成一幅可喜的秋收图景。这里原是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汤郎乡普模村的荒山荒坡,如今却果香扑鼻满眼生机。
4年前,普模村大坪山村小组的村民田开富看着村里如此多的荒山荒坡,萌生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念头。“别人可以利用荒山发展产业,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山上搞种植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还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何乐而不为?”
经过多方调研走访、查阅书籍资料,他发现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普模村,非常适合种植芒果。说干就干,2017年,他拿出多年的积蓄和东拼西凑的19万元资金,流转了村里的160亩土地,开始栽苗、嫁接、施肥、浇水……像模像样搞起了产业。
好产业大家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田开富成立了禄劝福禾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合作社集中流转到成片山地旱田400亩,分两期种植了4万株芒果树。
垦荒种果,每天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基本都是田开富带着本地村民完成的,解决了相当一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我们家150亩土地都入股了,我现在在合作社打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年底还能分红。”村民段斌说,今年光照时间长,芒果生长状态良好,不仅个大,而且香甜,还没有成熟时就已经被预订完了。
“种了3年,今年还是第一次摘果出售。”田开富说,今年的芒果产量在6吨左右,基本都卖完了。他很开心让大家都能分享到创业的喜悦,更加坚定了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共同致富的信心。
这3年,“有难题找政府”成了田开富的一个“诀窍”。汤郎乡对此也很重视,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很多支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今年,普模村建成高标准农田4570亩,新建蓄水池13座,铺设输水管道10576米,新建谷坊(拦水坝)2座,新建减压池9座……禄劝福禾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还获得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0万元。
下一步,汤郎乡将充分利用各村的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政府引导、能人带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乃至“一村多品”的发展新格局,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本报记者茶志福
实习生夏玮婧通讯员沙天成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