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驻华使节、学者盛赞怒江脱贫成就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5-20 11:35:00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外国专家参观怒江减贫交流中心

  “了不起!”“非常伟大!”“值得借鉴!”5月19日,参加“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的外国驻华使节、学者在现场参观活动中,就中国脱贫攻坚成就说得最高频的话语。

  当天,驻华使节、学者们走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减贫交流中心、美丽公路服务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扶贫车间、职教中心、特色小镇等,亲身了解怒江州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感知中国减贫魅力。

  走进怒江减贫交流中心,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高科技的现代展陈手段,生动展现了怒江州“一步跨千年”的发展奇迹,让各国使节和学者对怒江脱贫攻坚历程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伟大的工程!”在交流中心电子签字屏上,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讲师、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秦肯的留言,称赞怒江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他说,展览生动展现了怒江发展历程,印象最深的是怒江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穿山而过的隧道、飞架怒江两岸的现代化桥梁,打通了更多当地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长期以来,受制于自然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怒江州交通发展一直滞后。为破解交通运输制约瓶颈,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州交通建设共投入资金273亿元,使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6658公里。

  “这样的奇迹令人赞叹!”秦肯接着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能带来人流、物流和资金流,增强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他介绍,中国正与非洲国家合作推动当地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蒙内铁路,正在为肯尼亚打开更多开放通道。

  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是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这个由广东省珠海市为主建设的社区,集文化、教育、卫生、市场为一体,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目前,社区下辖10个居民小组912户2806人,其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717户2231人。

  “珠海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为什么愿意帮助西部的怒江州?”这是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外籍教授罗伯特·沃克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维拉坝珠海社区,他找到了答案——“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功,不只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更在于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地工作人员解释道。

  走进维拉坝珠海社区格力小学,现代化的教学楼、宽敞的运动场、干净明亮的教室,让外宾们赞叹不已。“这样一流的教学设施,完全可以和大城市的学校媲美。”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称赞道,“中国所做到的,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做到。”

  学校教室里,不同班级正在教授的民族传统乐器演奏课、普通话课、英语课,让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亚·罗穆阿尔多感触颇多。“在这里,我看到了怒江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她解释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而传统乐器则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学校教授民族文化课程,就是对传统最好的延续;而学习普通话和英语则将为孩子们成长创造更多机会,将他们带到更远、更可期的未来。

  在怒江傈僳音乐小镇,活力四射的普米族舞蹈《蹉蹉》,吸引外宾们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感受怒江州各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据介绍,当前,怒江傈僳音乐小镇正在通过文旅产业发展,助力周边村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在卢旺达总理办公室官媒前主编、中国传媒大学访问学者天赐看来,发展旅游等产业,能让易地搬迁的村民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

  哥斯达黎加驻华大使馆参赞希美表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对于其他人口较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我相信,只要政策精准,动员全社会参与减贫,发展中国家就一定能战胜贫困。”希美说。  (记者  祖红兵/文  段毅/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