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聚力帮扶搬迁群众开启振兴生活

来源:新华社 2022-03-01 10:12:1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多措并举写好搬迁“后半篇”——云南聚力帮扶搬迁群众开启振兴生活

  寒潮过后,云南省会泽县新城的搬迁安置区暖阳高照。随着安置区孩子们陆续开学,在妇女儿童中心忙了一个月的吴赞平终于可以轻松点了。

  吴赞平是会泽新城妇联项目点的社工,去年开始在安置区做群众的融入发展工作。在刚过去的寒假,她和8名大学生志愿者为40多名搬迁家庭的孩子定制了“专属课程”。

云南会泽新城妇联项目点的志愿者正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受访者供图)

  上午做寒假作业,下午培训安全知识、做手工艺品、演情景剧……吴赞平说,持续的培训让孩子们越发活泼开朗。

  “他们还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吴赞平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小动物讲卫生等情景剧后,一些家长还来到中心详细了解具体的做法。如今,不少搬迁群众也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

云南会泽新城妇联项目点的志愿者正教授孩子做手工艺品。(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会泽新城容纳了8万余人,群众多从偏远山区搬迁而来,要融入城市生活,需从教会他们用电梯等简单小事做起。

云南会泽县新城的搬迁安置点航拍图。(李荣山 摄)

  “搬迁群众变成了新市民,就要有新面貌。”会泽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让搬迁群众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就要大力推进扶智扶志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组织是当地持续开展扶智扶志的一个缩影,他们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摒弃不良习俗,扭转“等靠要”思想,从而开阔视野、补足素质短板。

  “雪花纷飞,要有责任担当,要让贫穷成为过去,要让生活有所保障……”这是会泽新城搬迁户王文选送桶装水途中发的一条朋友圈。

  2019年,王文选一家从半山腰的土墙房里搬至会泽新城,王文选也在社区的帮助下开始送桶装水,改变了过去守着几亩玉米地、花生地过活的日子。“政府给了我们好政策,自己也要加油干。”王文选说,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上学,他们是家里的希望,为了他们什么苦都不怕。

云南会泽县新城的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工作。(李荣山 摄)

  在脱贫攻坚期间,云南有近150万人因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过去的生活。面对如此多的搬迁群众,做好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依然重要。

  “针对搬迁群众,去年我们发放了125亿元创业贷款,转移就业48万余人。”云南省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介绍,他们积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强化社区治理和社会融入,加强产业创业扶持,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云南会泽县搬迁群众正在制作棒球。(李荣山 摄)

  康恩家园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最大的搬迁安置点,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永宁社区。在安置点的康恩家园制衣厂,制衣厂主管、搬迁群众武治军正在分配制衣计划。

  武治军过去在福建、广东等地务工,去年,随着搬迁点的制衣厂开始运营,为了照顾家人,他选择就近务工。起初每月工资不到3000元,但随着自己技能的提升,他开始担任小组长、主管,现在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武治军说,制衣厂是当地引进的一家企业,提供了100余个就业岗位。

  过去搬迁群众思想较为封闭,害怕与外界接触,更多依靠以前的土地增收。“发展产业和保障就业是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永宁社区党委书记苟松说,政府在安置点成立就业服务站,详细介绍企业情况、工资待遇和劳动力需求,开通点对点劳务输出班车,提供就业补贴、技能培训等方式,让搬迁群众最大限度实现就业。

  如今,在云南的搬迁安置点,群众有了增收的技能,有了持续增收的产业,在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新华社记者 杨静)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