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启示:聚焦于“实”,以“中国实”增益“世界惠”

来源:新华网 2022-03-03 10:50:2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述评:聚焦于“实”,以“中国实”增益“世界惠”的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世界启示述评之二

  时代之变叠加世纪疫情,世界经济动能趋弱、复苏乏力,亟需新的理念与行动带来继续前行的力量。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中国脚踏实地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创新实力,厚植务实合作,经济底盘愈发坚实,抗风险能力更加强大,不仅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更给各国推动经济更强劲复苏、实现可持续增长带来重大启示。

  习近平经济思想聚焦于“实”,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统筹经济学与哲学关于价值的双重意蕴,把经济活动的起点、主体牢牢锚定在生产、制造、创新等劳动性活动上,为新时期人类发展引领航向,向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注入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聚焦实体经济,锚定发展根基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国家要提高竞争力,要靠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中国经济稳步向前指明方向,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逻辑带来启示。

  虚实之间辨得失,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成效在疫情条件下尤为显著。

  新冠疫情暴发伊始,抗疫物资全球紧缺。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材料企业生产消毒液……中国制造企业迅速“跨界”转产,既满足国内需求,又出口支持全球抗疫。中国制造业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贡献得到再次印证。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在中国和西方国家经济构成中的差异,以及“实体为本”与“脱实向虚”鲜明对比,展现了中国经济的硬实力。

  中国以实体经济为基底,一肩挑起“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多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第二大消费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超过30%。

  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砥砺前行,成功经受疫情挑战的严酷考验。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疫情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为陷入深度衰退的世界经济带来宝贵亮色。

  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经济总量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占全球经济比重超18%,世界经济“稳定器”“动力源”的作用愈加凸显。

  “中国供应链在疫情下经受考验,为提振世界经济复苏信心起到关键作用。中国具备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这样感慨。

  激发创新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科技对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贡献更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发展阶段和要素条件之变,推动中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转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哈萨克斯坦南部,位于戈壁草原的江布尔州扎纳塔斯,天高地阔、劲风拂面,蔚蓝的穹庐下白色风机鳞次栉比。

  这个中亚最大风电项目由中企承建,不仅有效缓解哈萨克斯坦电力紧缺和失衡局面,还让当地“居民有了新工作,财政有了新税收,城市有了新生命”。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携手合作伙伴,不断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生动诠释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在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今年2月,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将用于英国核电项目建设,这对于英国弥补能源缺口、支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从“中国商品”到“中国服务”,中国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赛道上持续领跑。从遥远的非洲到东南亚近邻,中国依托云计算、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优势孕育的新业态焕发生机,不仅促进各方商品贸易,还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发展范本。

  依靠强大的数字技术支持,中国-东盟合作不断向电子商务、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延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渐入佳境。

  东盟秘书长林玉辉表示,预计到2025年,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将从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提高到8.5%,相信中国的支持将为东盟数字化转型注入新活力。

  一个创新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更优的中国,必将产生更广泛、更强大的辐射效应,带来更大合作机会,让更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厚植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以前坐渡船过河要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现在几分钟就可以过桥。”望着家门新开通的湄公河大桥,31岁的柬埔寨女公务员达达努喜不自禁。

  去年末,中企承建的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这座友谊之桥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厚植务实合作、拓展共赢空间的又一例证。

  中外务实合作大道上,不仅有基础设施“硬联通”,还有规则标准“软联通”、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在农场田间、厂房工地,中外建设者挥洒汗水,播种希望,在创造价值过程中心心相印。

  “老师,我知道!”几内亚比绍一间教室里,一只只手高高举起,学员们争先恐后抢答中国专家的提问。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组进驻这个西非国家20余年,完成2.2万余人次技术培训。一大批“飞不走”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有力推动当地经济振兴。

  “中国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使更多国家和人民获得发展机遇和实惠。”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传递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真诚愿望。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中国持续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规模之大、可能性之多,难以估量。“‘一带一路’将改变世界。”

  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实力担当的中国经济稳字当头,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信心;实体为本的中国经济稳中求进,为世界经济增添更强活力;务实合作的中国经济计利天下,为世界经济创造更多价值。(新华社记者:邓茜 高路,参与记者:吴长伟、毛鹏飞、宋宇、张继业、王子正、孙晓玲、王嘉伟)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