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开工水利工程11项 水网建设综合效应显现

来源:经济日报 2023-04-24 09:40:12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水网建设综合效应加快显现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人勤春早,工程提速。西藏旁多引水工程开工、河南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开工、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开工……从西部高原到东南沿海,一个个水利工程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国家水网建设加速推进。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1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071亿元。”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今年以来,水利系统上下联动,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投资持续发力,国家水网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重大工程建设提速

  作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2022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从西江干流取水,通过泵站加压提水,穿过云开大山,连通10座水库,调水至雷州半岛。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490.33公里,总投资614.56亿元。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惠及1800万群众。

  全国各地有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刷新“进度条”。在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初步设计已通过批复,标志着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山东,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施工第二、三、四、六标段近日同步开工建设,标志着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山东段)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开工的11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达47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6项,新增投资规模252亿元。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透露,新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由三大类构成,包括3项水资源配置工程、5项流域防洪工程和3项灌区工程。

  比如,福建省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是东南水网的重要项目,将为晋江、金门等地构建“双水源、双线路、多调节”的供水保障体系,大幅提升金门供水的水源保障水平;在流域防洪工程方面,河南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实施后,将改变淮河流域低洼地区涝灾严重局面,改善治理区800多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1000多万亩耕地防洪排涝能力。

  在推动各类项目加速建设的过程中,保障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王胜万告诉记者,保障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和核心,水利部历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管理,在推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把握质量管理这个“棋眼”,压实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责任,加强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

  “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根据前期工作进展,二季度将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张祥伟举例说,如雄安干渠供水工程、云南桃源水库、湖北太湖港灌区新建扩建、安徽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洼地治理、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努力保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进度。

  春灌用水有保障

  春灌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夺取夏粮丰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已有2800多处大中型灌区开展春灌,累计供水15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过1.5亿亩,今年春灌的进度已经超过四成。

  “春灌对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和越冬作物的及时返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夏粮丰收的重要保障。”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介绍,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对此,水利部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充分估计并瞄准今年春灌用水的困难和问题,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

  一方面,通过联网、补网、强链,充分挖掘现有工程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尽最大可能增加灌溉可供水量。比如,长江流域灌区结合去年抗旱保供水和复盘检视情况,在做好常规水源保障工作的同时,提前开展抗旱机井维护管理,并努力开辟新的抗旱水源。

  另一方面,指导地方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及需水要求,科学制定灌区灌溉计划。强化降水、来水、蓄水、供水等信息监测,优化灌溉供用水调度,科学合理配水、精打细算用水。指导灌区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精细化调度进一步减少管理上的“跑、冒、滴、漏”。同时,严格落实大中型灌区取水许可制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比如,山西、陕西等省份引黄灌区通过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户节水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农户自发在田间建起小型沉沙池,采用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推动了农业用水方式向集约节约利用转变。

  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陈明忠说,今年将再谋划开工一批新建大型灌区,加快已经开工的江西梅江、安徽怀洪新河等新建灌区建设进度,实施500处以上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灌排工程体系。截至目前,120余处灌区建设改造项目已经开工,今年新开工云南腾冲、四川向家坝一期二步、广西下六甲3处大型灌区,建成后将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60多万亩。

  “今年要聚焦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要求,依据在建或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有效结合国家水网和省级水网建设,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扩大耕地灌溉面积,不断夯实农业生产水利保障,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陈明忠说。

  农村供水能力提升

  从“天天看乌江,年年缺水用”到如今24小时自来水供应不间断,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广坪村的村民们不再“滴水难求”。

  自水利部在武隆投资建设的河心水库投入蓄水试运行后,河心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可达1292.5米,平均可供水量76万立方米,保障包括广坪村在内的多个村庄百姓、农田用水问题。之后,河心水厂加快升级改造,新增了智能水质采样分析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和数字监控平台,成为武隆区第一个实现全智能化运行的农村水厂。

  农村供水保障事关亿万农村群众福祉。数据显示,2022年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及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比例双双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截至4月10日,全国已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543亿元,开工工程4765处,实现了良好开局。

  陈明忠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接下来一方面要兜住兜牢底线,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对脱贫地区、供水条件薄弱地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和脱贫人口饮水状况进行监测,健全农村供水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另一方面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利用多个渠道,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到今年年底,将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高到57%。

  在保障农村群众“喝得到水”的同时,也要做到“喝到好水”。今年4月1日,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正式实施,内容涵盖了饮用水供水全过程,对水源、制水、输水、储水和末梢水均提出了控制性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全流程管控。

  陈明忠表示,下一步,将以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对标新实施的标准,加强水源保护,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加快推进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到2023年底,推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配置率达到75%。

  王道席表示,水利部将加快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国家水网、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智慧水利等“十四五”重大工程建设,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记者 吉蕾蕾 纪文慧)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4月23日,昆明市五华区图书馆“24小时城市书房”揭牌开放。

2023年04月24日 10:03

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1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898亿元,落实水利建设投资4071亿元。

2023年04月24日 09:40

今年一季度,我省数字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开门稳”。

2023年04月23日 17:52

近日,云南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庆荣一行3人到禄丰、南华调研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实施情况。

2023年04月23日 17:21

保山市通过做实做大“资源经济”、充分利用“口岸经济”、做强做大“园区经济”,创造性地采用在保山产业园区中设县(市区)园区的“园中园”机制体制,初步形成了

2023年04月23日 16:23

孔德窜,是嵩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一名维抢修班组人员。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他的工作都离不开“安全”二字。每天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孔德窜奔波在调压

2023年04月23日 16:10

开年以来,嵩明县全力以赴抓实发展第一要务、干好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提升营商环境第一竞争力,进一步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抓转型发展、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继

2023年04月23日 16:03

4月21日下午,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主办,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专利转移转化实务专题培训会在昆明经开区举行。

2023年04月23日 15:51

为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4月21日,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小学举行“阅读地平线”启动仪式暨棕树营小学2023年第二届读书节活动。

2023年04月23日 15:35

4月19日,昆明海关派员赴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开展“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调研企业外贸发展难题,宣讲海关促外贸保稳提质优惠政策,为该公司颁发中国海关A

2023年04月23日 14:48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