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两会时间丨记者手记: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

来源:新华网 2024-03-13 17:24:18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人民大会堂,人民的殿堂。从空中俯瞰,它“山”字形的建筑平面,正是“人民江山”的生动写照。

  当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3万多名建设者参与施工,30余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整个工程10个多月就全部完成,创造了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迹,见证了把命运“操在自己手里”的人民力量。

  它静静矗立,经历多少风雨,见证多少辉煌。

  今年,我们将迎来人民共和国75周年华诞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的光荣时刻。时代的步履愈发铿锵。

  70年前,一名记者在报道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时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们一起、商量着国家的大事。”

  这一幕,在今天的中国依然如此熟悉。

  从2013年至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59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名代表委员发言。他们同样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工厂车间、来自科研院所、来自边关军营……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来到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面对扎根农村、应用数字化技术来种大田的“80后”,一句由衷的点赞“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给多少“新农人”以莫大鼓舞。

  今年,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巾帼电焊工孙景南向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你是大国工匠。”总书记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星火成炬。无论是“新农人”,还是工匠,正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奋斗者、奉献者的缩影。是他们垒筑起人民共和国的坚实底座。

  这些年,人民的殿堂里,定格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温暖瞬间。

  “总书记对基层情况很了解”“问得很细”“非常平易近人”“讲话还很风趣、接地气”……这是和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过的代表委员们的共同感触。

  在一次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南海要始终直通人民群众”。回忆起当年的知青岁月,总书记曾深情地说:“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

  这是始终如一的本色,更是坚定不移的追求。

  春秋代序。人民当家作主的初衷始终不改,一代代人继往开来,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今日之中国,正推进着前无古人的事业,14亿多人口的文明古国迈进现代化,必定是人类历史的传奇。

  最伟大的,也是最艰难的。

  过去一年,形势不可谓不复杂,任务不可谓不艰巨,困难也不可谓不繁多。“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信心,不仅写在政府工作报告实打实的经济和民生“账面”里,也写在人潮涌动红火热闹的“市面”里,更写在铆足劲加油干的“人面”里。

  今年全国两会,“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是最热的话题了。我们见证着党的创新理论又一次丰富发展的生动过程。

  去年在地方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这一重大论断,此后又在几次重要场合进行深入阐释。这次两会,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

  比如,坚持重点论,抓住牛鼻子和主攻方向,紧扣创新这一“核心要素”,要求“掌握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又如,坚持两点论,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连续两天“下团组”都叮嘱同样一句话:“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从这些深邃的思考、生动的论述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贯穿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

  事实上,纵观10多年来的全国两会,正是通过这一国家重要议政殿堂,一系列极富远见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人民领袖同代表委员的深入互动中酝酿、提出、完善、成熟。

  “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

  知之弥深,行之愈笃。

  2023年7月赴江苏考察,在南瑞集团的生产车间里,面对朝气蓬勃的企业员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勉励:“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在苏州平江路,同苏绣传承人交流时,总书记感慨地说:“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沉心定气、久久为功,致广大而尽精微,个人成才如此,国家发展何尝不是如此。

  现场聆听代表委员们的发言,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这样的“韧性、耐心和定力”——

  来自东南大学的崔铁军代表告诉总书记,自己37年来就潜心钻研两件事:一是研制自主可控的专用电磁软件,二是完全在国内完成的电磁超材料。

  他头发已经花白,依然豪情满怀:“我今年59岁,正是做科研的壮年,我将坚持战斗在科研一线。”

  在博物馆工作了35年的宋燕代表说:“将践行‘择一业终一生’的文博初心,当好历史文物的守护者、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政协联组会上,谈及这些年抓生态环保的宝贵经验,总书记语气坚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光在那儿批评、指手画脚,而是真正行动,解决一点是一点。”“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

  “我是崇尚行动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守的原则。

  无论风吹浪打,风雨无阻前行,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这是最朴素的成事之道。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迎着全国人大代表们的目光,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东大厅的墙壁上,两幅毛泽东主席诗词书法作品格外醒目。其中一幅的第一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另一幅的最后一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信心和力量来自人民。(新华社记者朱基钗、施雨岑)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从2013年至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59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面对面听取数百名代表委员发言。他们同样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工厂车间、来自科研院所、来自边关军

2024年03月13日 17:24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和《以标准升

2024年03月13日 17:18

3月13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就近期两岸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2024年03月13日 17:16

这是我国首个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对长期照护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职业培训要求、职业道德等进行规范。

2024年03月13日 17:15

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以提升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

2024年03月13日 17:15

全国全年完成造林399.8万公顷、种草改良437.9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万公顷。

2024年03月13日 17:14

近日,十一届云南省委第六轮巡视反馈工作全部完成。

2024年03月13日 17:10

3月起,省商务厅将组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单位)开展促消费竞赛。

2024年03月13日 17:09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99.9%的国土是山区、75.4%的土地石漠化,曾被专家称为“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

2024年03月13日 17:08

近年来,沧源县因地制宜,做起资源文章,把蜜蜂产业作为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生态富民产业来抓,以“党建+”模式,推动蜜蜂产业发展,采取“村企捆绑、订单销售

2024年03月13日 17:0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