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成为统领健康相关领域改革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好保障人民健康的制度性安排一项项扎实推进。
其中,大力减轻群众就医的药费负担,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自2018年12月以来,国家组织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规模团购的优势,换来产品的优质低价,节约的医保基金用于更多新药好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得以更好利用。截至今年5月,集采药品平均降价超50%,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80%。
大幅降低药价
集采常态化开展挤压了虚高的药品价格水分,让患者直接享受到政策红利。湖南郴州市市民马慧说:“我患有Ⅱ型糖尿病,刚确诊时,每个月买胰岛素得花800多元。2021年底,国家组织开展胰岛素专项集采,平均降价48%。现在我使用的胰岛素每天仅花费10元左右,负担轻了很多。”
2018年至今,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9批药品集采,覆盖374种药品,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开展4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涵盖心脏支架、人工关节、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类等产品。每一次集采都让一些价格高但用量大的好药、大牌药大幅降价。
2021年起,国务院常态化制度化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优先纳入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市场竞争充分的品种,特别是药品费用累计前80%的品种,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改革红利进一步惠及更多患者。
集采后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大幅下降,质量却不打折扣。国家医保局此前对第二、三批国家组织集采药品开展了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真实世界研究。研究课题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张兰介绍,集采中选仿制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与原研药相当。此外,集采药品落地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快速投入临床,迫使高价原研药降价促销。统计显示,集采前,未过评仿制药的使用量占了近50%的市场;集采后,这一比例降至5%以下。
改善行业生态
降药价只是第一步,带量集采正成为推动企业、医院、医药行业改革的重要一环。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表示,对药企而言,由于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行业内部进行了一轮企业和产品的洗牌,挑战与机遇并存;对医院而言,打破医药销售端的潜规则,将医师收入合法化、阳光化,也对医保支付率和医院效益形成了新挑战;对患者而言,集中采购使他们能够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减轻了经济负担,提升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采通过确保用量压缩企业销售费用,通过及时回款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在降低药价的同时确保生产企业有合理利润,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中标产品越多、营销转型越彻底的企业,获益越多。在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爱尔康公司有8款人工晶体产品入选。“通过集采能够打开更多医院的准入,有助于公司中长期的市场发展。”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表示,今后,公司将更注重内部资源的全球联动和人员培训提升,进一步推动研发创新。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对医药行业产生正面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分工更明确,加快了产业分类和转型。“此次集采对于目前国内高端人工晶体市场竞争来说非常关键。”张健介绍,一些业务比较单一的企业可能因此失去竞争力,这将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扩围提质
随着集采常态化、制度化实施,众多用量大、费用占比高的药品不断被纳入集采,也给更多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医保创造了机会。统计显示,与6年前相比,我国药品销售前20名榜单中,大量创新药、治疗性用药进入,大批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用药退出,推进我国患者用药结构改善。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蒋昌松介绍,将前8批333种集采药品的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按年度统计后发现,国采仿制药实现了“费降量增”;把2017年至2022年间谈判成功的药品累加,分年度统计采购总金额和总用量后发现,国谈创新药实现了“费量双增”。仿制药集采节约的金额60%腾给了国谈创新药。在集采影响下,加速创新布局已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家创新药的数量将不断攀升。
国家医保局结合不同品种药品既往资金占用、临床考量等情况,不断优化调整集采规则。第六批胰岛素集采,是首次针对生物制品进行集采试水,在中标规则、承诺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第八批、第九批集采在加强批件管理、中选产品价格联动协同等方面做出调整,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每进入一个全新领域,国家医保局都采用“先试点后铺开”及“小步快走”的模式,让集采在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年6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预计到今年底,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将累计达500个,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随着集采覆盖面扩大,规则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协同发力,越来越多的患者将用上优质优价的药品。(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2024年07月18日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