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金融创新 云南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亮点频出

来源:新华网 2022-08-25 10:46:1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自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革新理念,积极发挥“试验田”的功能,携手金融部门通力合作,金融领域创新亮点频现。

  为探索建立红河片区金融统计机制,红河片区自主编制了相关金融统计报表,综合统计金融服务数据,包含指标184个,数据量5466条。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4家银行设立红河片区支行;信贷支持“三区联动”贷款余额29.05亿元,其中信贷支持红河片区贷款余额9.62亿元,服务红河片区企业108户。目前,创新金融产品54个,贷款余额9.48亿元。

  同时,红河片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业务,积极推进“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工作,复制成功地区经验,让数据和流程跑起来,足不出户服务实体经济,体验快捷的“跨境”速度。截至2022年3月末,3家试点银行共为25家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电子单证审核业务共397笔、13595.9万美元。

  红河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至今,红河片区金融领域创新亮点共计25项。货物贸易电子单证审核、跨境贷、全流程电子化边民互市跨境结算业务3项创新亮点经过提炼形成经典案例由红河片区上报云南省自贸办作为创新案例,其中,全流程电子化边民互市跨境结算业务形成案例“边民互市全流程电子化跨境结算模式创新”由云南省自贸办选中上报商务部自贸试验区港司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2021年,红河片区金融领域共完成包含首个NRA账户成功落地、首笔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国际商业转贷款业务等在内的共计14项创新亮点,2022年1—4月,共完成首笔首贷业务、首笔跨境担保贷业务、首笔中越两国RCEP多边协定下跨境人民币业务3项创新工作。

  下一步,红河片区将坚持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形成更多创新亮点并提炼案例,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让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为云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实习生 刘金娇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6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

2022年12月07日 19:10

嵩明县以“对标排头兵·勇做赶超者”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助企融资模式,强化金融服务,完善配套机制,搭建政银、政银担合作新模式,聚焦金融营商环

2022年12月07日 16:48

12月4日22时06分,昆钢本部240万吨球团生产线顺利永久性停产,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低碳环保的昆钢新区260万吨球团生产线。

2022年12月07日 16:06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方式日益多元化、休闲化,休闲食品也成为国人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

2022年12月07日 15:56

近日,由云南省水利设计院牵头的“砂化白云岩隧洞变形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滇中引水工程玉溪段小扑隧洞2#支洞下游面顺利完成灌浆试验。

2022年12月07日 11:10

12月2日,省水利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云一行到双柏县六街村开展挂包帮扶联建工作,帮助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找准路子,破解难题,助推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2022年12月07日 10:09

各地连日来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22年12月07日 09:59

,今年以来,我省压实工作责任,利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持续推进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加大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力度,并通过“包保”责任等措施,切实提升农

2022年12月07日 09:56

12月5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随着昆明国际供应链示范中心等项目的如期开工,云南省52个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涉及总投

2022年12月07日 09:45

12月6日,昆明多家电影院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将于12月7日恢复营业,观众入场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022年12月07日 09: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