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与产业良性循环—— 大姚奏出绿色文明和谐交响

来源:云南日报 2020-10-28 12:05:1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资源与产业良性循环—— 大姚奏出绿色文明和谐交响

  下午时分,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蜻蛉湖上群鸟齐飞,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刚刚摘下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桂冠的大姚县,秉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在大姚生根发芽。

  矢志不渝坚定绿色抉择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是大姚县矢志不渝的绿色抉择。

  大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长江经济带沿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2013年以来,大姚县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责任考核,考核占比从2013年的2%逐年提高到2019年的12%;全面推行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建立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把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产业禁投清单、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将“两高一资”和过剩产能项目挡在门外——全县严格进行企业污染防治检查,整合升级改造砖厂6家,关闭沙厂46家,完成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

  关停改造初始,每年减少数千万元税收。在大姚任县委书记已8年的陆积峰说起当时所面临的尖锐矛盾仍旧记忆深刻。“大姚一度是楚雄州最贫困的地方,不少地方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以资源换发展成为普遍的谋生手段。但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结石病等一些疾病高发让生态的呵护变得刻不容缓。面对压力,县委、县政府坚定地统一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是大姚未来发展的唯一选择。”

  山绿了、水清了。近年来,大姚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优良,各类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省州下达任务,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连续3年保持稳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及地表河流水质均达到水环境质量标准,2019年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州10县(市)中排名第一。2020年1月,大姚县获评云南省首批美丽县城。

  绿色为琴弹奏发展乐章

  不断夯实生态基础,让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大姚以绿色为琴,弹奏出一曲和谐发展的交响乐。

  大姚县三台乡彝峰核桃专业合作社门市里,几位村民正在轰鸣的分拣机旁进行大小果分拣。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忠介绍,三台是彝族聚居山区,彝峰合作社有52户核桃种植户,每年销售的核桃有100多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

  去年起,三台乡“选拔”出600棵古核桃树进行网上认购,每棵树都标注了详细的身份信息。有500多棵树找到天南海北的主人,其中树龄最大的一棵核桃王树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被北京的客人拍下20年。这位客人今年驾车到三台采摘核桃,准备把核桃加以精美包装后送给客户。“我们采用多种渠道全面打开消费市场,果树认购这样的方式,品牌推广的效果很好。”三台乡党委书记赵丽说。

  大姚县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按照“兴林富民”发展思路,大姚创新“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五化联动”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五化联动、农林双赢”的绿色转化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核桃深加工企业22家,从业人员6000余人,11家企业获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称号。2014至2019年,大姚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和新一轮退耕还林12.07万亩,其中涉及核桃种植63847.9亩,占比高达52.9%。

  以核桃种植为核心,大姚县联动蚕桑、百合、畜牧等产业的生态价值转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深秋,石羊镇的桑园里,碧绿的桑叶仍然肥厚壮硕。这里的蚕茧一年可以收购4季,云南七彩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9月份,公司已实现产值3274万元,现金支付蚕农茧款828万元,有力带动了周边民族地区蚕桑农业产业的发展。在桑园立体种养基础上,大姚县推进桑蚕综合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全县现有7个乡(镇)54个村委会11485户农户栽桑养蚕,累计桑园面积达8.76万亩,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三台绿色银行转化模式、石羊蚕桑破茧成蝶模式、六苴百合四位一体种植模式、稳定带贫的齐和牧业模式……以核桃、花椒、板栗、华山松、蚕桑和蔬菜“五棵树、一片叶”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文明城乡厚植绿色底蕴

  在全国几千个市县中脱颖而出,进而上榜成为“两山论”转化样本,大姚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县城秀美、整洁、宜居。“你们任何时候来,城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一位市民对记者说。永丰湖湿地公园、西河森林运动公园、白塔湖公园、东塔湖公园、蜻蛉湖公园等10个城市公园在城区星罗棋布,南塔山、老西山健康步道建设已经竣工,白塔山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和金碧公园项目建设正在启动。

  建一处、绿一点,建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如今的大姚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34.49%,绿化率达39%,人均公园绿地12.25平方米,成为令居住者自豪、投资者放心、外来者羡慕的国家级园林县城。以彝族文化为特色的彝绣园主题街区、以核桃文化为特色的核桃文化产业园街区、以儒家文化和盐文化为特色的西河印象商业主题街区为“美丽县城”建设注入内涵。

  农村青山绿水,生机勃勃。距离县城约20公里的赵家店镇团塘村,曾经脏乱差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团塘村的蜕变源于2017年10月创新启动的“垃圾分类超市”,在赵家店镇党委、政府的主导下,当地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垃圾回收积分办法、积分兑换规定等细则;设置了30个公益性岗位,优先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就业人员,组建成立“蜻蛉河巡护队”。村民将收到的垃圾交到“超市”进行分类,用积分兑换超市里的生活用品。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镇处理”的治理模式,推进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全县农村广泛开展的“奖勤曝懒红黄榜”“门前卫生区三包制”等营造了环境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的氛围,村民家门前道路实行卫生包干,卫生优良上红榜,卫生较差的农户上黄榜,村民相互监督,人人争当卫生光荣户。

  在全面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绿水青山品质的基础上,坚持严格保护和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并重,大姚县加强把生态环境转化为生态旅游优势,以石羊古镇、彝州屋脊百草岭、三潭景区、昙华山景区为重点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65亿元。

  积极挖掘生态产品潜力,多途径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绿色发展成为大姚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目前,当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9个、“森林云南”省级示范基地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立县在大姚活力彰显。(记者  朱毅  段毅  刘薇薇  吕瑾)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