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如何战贫?阮成发、王予波答记者问

来源:云南网 2020-12-09 10:36:29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0年12月8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予波介绍云南脱贫攻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2月8日,国新办云南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记者 周灿 摄

  中外媒体记者围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具体问题进行提问,阮成发、王予波一一回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您好,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们知道,脱贫攻坚是一个硬仗,尤其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刚才阮书记说了,福贡县这边的贫困人口高达70%,我们很想了解在这些贫困地区云南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书记阮成发作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周灿 摄

  阮成发:云南有27个深度贫困县、3539个深度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昭通、曲靖、红河、文山、普洱等州(市),其中“三区三州”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有7个深度贫困县。2017年,27个深度贫困县有贫困人口247.14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一半,贫困人口最多的镇雄县有33.15万人。深度贫困地区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不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这个山头,就不可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视。2017年6月23日,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一县一专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挂联迪庆州、怒江州,挂包贫困人口最多、任务最重的深度贫困县镇雄县、会泽县,其他省级负责同志每人挂联1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在平常工作安排部署的基础上,迪庆州、怒江州坚持每季度调度一次,深度贫困县每月调度一次,确保攻坚工作按照时序进度往前推进。

  二是逐县梳理任务,一县一方案。由省级行业扶贫部门组成工作组,紧扣退出标准,与各州(市)、县同志一起,逐一分析解剖,定项目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倒计时进行工作安排。针对“两不愁三保障”安排什么项目,一直具体到村。哪个村要修路,哪个村要建医务室,哪个村要建学校,都非常明确,非常具体。

  三是逐县统筹资金,省级兜底保障。涉及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所有任务,省财政全部兜底。3年来,27个深度贫困县投入省级以上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25.63亿元,每个县平均23.17亿元,比88个贫困县县均投入多9.41亿元。

  四是全省统筹力量,下沉作战一线。省里7932名党员干部支援27个深度贫困县,选派90名优秀处级干部充实到怒江州、镇雄县带队攻坚,选派1295名教师、医生、产业专家到深度贫困县一线工作。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问题整改清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中央和省都安排了专项巡视。中央专项巡视指出的问题、国家成效考核反馈的问题、中央各部门检查提出的要求、省委巡视发现的问题、省级专项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全部纳入台账,一并整改,项项清零。省市县三级建立统一的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及整改措施,对重点领域、重点县定期会商,确保件件整改到位,通过问题清零推动工作落实。

  六是对照脱贫标准,逐户排查清零。严格考核评估,对照退出标准,逐户逐人逐项核查,一轮一轮过“筛子”,做到户户清、村村清、县县清,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通过努力,27个深度贫困县中,19个县已于去年摘帽,剩下的8个县经过严格考核评估,今年也已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在接受国家的检查。

  我们也欢迎各位记者到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走访,走一走、看一看。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请问和中国其他省份相比,云南在脱贫攻坚方面面对的挑战有何不同?又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来解决这些挑战?

  阮成发:感谢新加坡记者对云南的关心。云南过去的省情概括来讲,就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这四个方面因素相互交织,使得云南脱贫攻坚的特殊性、复杂性、艰巨性在全国罕见。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贫困面:云南的129个县(市、区)中122个有扶贫任务,88个贫困县中有27个深度贫困县。我们贫困县的数量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10.58%。也就是说,全国每10个贫困县中云南就有1个。

  比如脱贫难度:云南共有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7个深度贫困县、3539个深度贫困村,深度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4%,在贫困人口中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我不知道大家对“直过民族”这个概念清不清楚?坦率地讲,到云南工作之前我也不清楚,到云南工作之后我才弄明白什么叫“直过民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而“直过民族”在此之前几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没有经过封建社会,一下子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称之为“直过民族”。

  再比如脱贫成本:云南山区面积占94%、全国第一,岩溶面积全国第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云南老百姓当中有一句口头禅,叫“无灾不成年”,就是年年会受灾,就看是大灾还是小灾。怒江、澜沧江流域山高谷深,纵横切割,耕地资源稀缺、分散。国家超过25度的坡地就要退耕还林,但在怒江,很少能找到小于25度坡的地方,找一块平地都很难。

  云南是贫困面貌、脱贫难度、脱贫成本叠加,因此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我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前面总体介绍中实际上也涉及到了,这里我再简单概括一下。

  一是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战役,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全省上下形成一个共识,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有幸投身于这场伟大事业,是人生一大幸事。各级干部都很珍惜,勇敢地投入到这场伟大实践中。全省没有发现一例派谁到一线去驻村而说不去的。

  二是精准聚焦。所谓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云南的贫困问题致贫原因复杂多样,几乎包括了所有的贫困类型。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当中,光有决心、有毅力还不行,还要“一村一治”“一户一策”,把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落实到每个村、每户贫困家庭,甚至每一个人身上。

  三是用情用力。脱贫攻坚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就是“确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的嘱托,把少数民族特别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脱贫攻坚一直作为重中之重。

  正是这些付出与牺牲,困扰云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正成为云南新的靓丽名片。

 
  中阿卫视记者:我听说怒江以前交通非常不方便,是很贫困的地方。这几年跟以前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云南做了哪些工作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予波回答有关提问。记者 周灿 摄

  王予波: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怒江是外界高度关注的地方,正如您所说的,过去交通非常不方便,老百姓的出行非常难,干部的公务出行也非常难。这个地方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的典型代表。

  2014年末怒江州整体贫困发生率高达56.24%。阮成发书记刚才讲了,其中的福贡县贫困发生率更高,达到70%。这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和关心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切接见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两次给独龙族群众回信。

  独龙族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他们所在的独龙江乡有4000多人,整个独龙族的人口也就6000多人。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族、对怒江地区的各族老百姓都非常牵挂、非常关心,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为我们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省委、省政府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嘱托,把怒江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阮成发书记直接挂联,每个季度都要调度怒江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与怒江干部群众共同谋划实施“四步走”战略,搬迁10万群众下山进城、建设近300公里的美丽公路、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半山酒店。欢迎你们到怒江实地去看看。

  这几年,怒江每天都在变化、每月都在进步,曾经的溜索过江、人背马驮变成了今天的美丽公路,曾经的杈杈房、茅草房变成了今天的安全稳固住房,曾经人畜混居、种地像攀岩转变为现代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实现社会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千年跨越”,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群众身上的贫困大山被彻底挖掉。许多村民在搬迁楼墙体上都写上“幸福感恩总书记、幸福不忘共产党”的字样,这是我省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实写照。

  我们在怒江的脱贫攻坚工作是全方位推进的,“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除此之外,有四件大事值得一讲。

  一是打通了大动脉。过去,怒江是云南唯一无机场、无高速、无航运、无铁路、无管道运输的“五无州市”。通过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独龙江隧道全面贯通,美丽公路全线建成,兰坪丰华机场投入使用,保泸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通邮、通客,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怒江更好地融入了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二是搬迁了10万人。怒江州总共有50多万人,过去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峡谷缝隙,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在脱贫攻坚中,我们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67个集中安置点,让10万农村群众搬出了大山,这相当于怒江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是找到了致富路。大力发展以草果为主的本地特色产业,组织化推进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实现产业100%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凡是有发展条件的贫困人口都有一份产业。我们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有3.1万名贫困群众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既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保护绿水青山的问题。大滇西旅游环线正在形成。扎实推进粤滇扶贫协作,2.5万群众到广东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四是实现了“双脱贫”。过去,怒江40%的老百姓不会讲国家通用语言,发展特别是外出务工受到了极大限制。我们深入实施教育扶贫,让2000多名失辍学孩子重返校园,斩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手把手教群众种庄稼、搞养殖、学技术,让他们掌握发展手段;我们大力开展思想教育,转变帮扶方式,推进移风易俗,让干部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现在怒江的老百姓自我发展的意识很强,内生动力也不断增强。

  今天的怒江充满蓬勃生机,明天的怒江一定会更好、更值得憧憬和期待。

 
  人民日报记者:您好,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有一个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问题想向两位提问,刚刚我们反复提到易地扶贫搬迁的人口超过100万。请问一下,我们总体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另外这么多人搬迁进城、进乡镇,他们如何告别旧习惯过上新生活?
 
  阮成发:谢谢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云南山地多平地少,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在滇西北、滇东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大山里面的贫困群众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如果我们还是让他在原地不动,也是一种办法,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教育医疗很难保证。只是简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

  要动员他们离开山上搬到山下要做思想工作,难度很大,工作量也很大。全省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接近100万人,这家是贫困户,隔壁那家不是贫困户,你不能只搬这一家,隔壁那一家不搬,所以就出现了随迁户,随迁户有50万人,我们一共搬了150万人。

  我们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基本考虑就是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自然村少于30户人口的整村搬、往山下搬。搬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新的问题,山下找不到新的地建房子,所以调整思路往城里搬。总书记对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高度重视,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就曾经讲到,云南一些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要做好移民搬迁工作,做到实施一个搬迁项目、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把它作为头号工程来做,实施云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挪穷窝”“斩穷根”行动,100万人大搬迁,从深山里搬到城里来。老百姓自己说是“一步跨千年”。

  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段是如何搬,第二段是搬出来后如何能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第一段如何搬,我们要解决搬哪些人、搬到哪里去、房子怎么建等关键问题。

  一是解决精准搬迁对象,解决好哪些能搬的问题,一个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自然村人口少于30户我们整村搬。

  二是立足长远发展,往城镇搬。人口只有相对集中,才能解决长久生计问题。

  三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以前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房子怎么建。以前的做法是农民自己建,自己设计找人施工,政府补一点钱。这种做法造成很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房子质量不达标,好不容易花钱盖了一幢新房子,结果新房子坐落在一个自然滑坡体上,一发生大的地质灾害就出大问题。所以,我们实行省里边统一规划,州(市)、县选址,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由省级国有大型企业、大型央企组织施工,统一验收。全省150万人从农民变成市民,这样的转变需要时间和过程。

  我们围绕他们稳得住,主要做了六件事:

  一是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安置区主要靠近县城和乡镇,集中安置群众89.4万人,集中安置比例达到90%,建成500人以上集中安置区200个,其中800人以上大型安置区109个,3000人以上特大安置区33个,万人以上的19个。万人以上的安置区,我们的数量在全国占到27%。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同步配套建成幼儿园和学校274所、卫生室315个、便民服务中心109个,实现就近就医就学和办理社会事务,近20万适龄学生无一人因搬迁辍学,没有一起因为搬迁权益受损而引发的上访。

  三是抓实就业扶贫。搬到一个新的地方,最关键的一个就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起步的时候,要求一户至少一人就业,在安置区设立就业服务站650个、服务窗口478个,对贫困搬迁劳动力户户上门、人人见面,清单式建立台账,打通招聘、转移、培训、帮扶全链条服务。他适合做什么、有什么需求,就帮他解决什么需求。比如,他想修车但又不会,没关系,我们有机构培训你学会修车,然后再介绍到岗位,“一条龙”服务。目前,全省通过组织化劳务输出转移就业55.79万人、就近就业1.33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5.52万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1.95人就业。我们以前说,至少一人就业,现在达到两个人就业,有些地方已经做到只要有就业的愿望,人人就有就业机会。

  四是加强产业扶贫。在安置区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2559个,建成了昭通80万亩苹果基地、怒江百万亩草果基地等一批产业扶贫基地,实现每个安置区有一个主导产业。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东部产能转移企业进驻安置区,建成各类扶贫车间211个,实现平均每个车间带动63名搬迁群众就近就业。

  五是增加资产收益。在集中安置点配套建的商铺、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等,明确为搬迁贫困群众集体资产,通过集体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实现搬迁贫困群众资产性收益稳定增加,全省搬迁安置区用于贫困搬迁群众资产性收益分红的产权面积达到36万平方米。同时,我们还注意盘活群众原有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增加财产性收益,比如昭通发展了600万亩竹笋产业,集中流转率达到80%,让大山增绿、助群众增收。

  六是强化社会保障。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全省搬迁群众共纳入保障对象30.6万人,其中城镇安置的5.8万困难群众已经纳入到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目前,全省150万易地搬迁人口已全部入住,过上了市民新生活。孩子读书更近了,原来媒体曾报道过的“冰花男孩”大大减少。老人看病方便了,而且可以报销90%。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享受到贴心的社区服务,跟市民一样。也就是说,我们农民现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事实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怒江州搬了10万人,贫困人口的一半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的。今天,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舒心、房子住得更安心,发自内心地感恩共产党、感恩总书记。一些群众自发地在家里挂起总书记接见少数民族群众的照片。

  希望大家到我们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到贫困群众家里实地看一看,看看他们现在的生产生活状况。

  新华社记者: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省贫困群众的务工、就业、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请问云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转移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您刚才也提到了安置点的问题,想请您就这个问题再作介绍。

  王予波:感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云南是人力资源大省,转移就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同时,在转移就业中可以让农民群众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摆脱思想贫困和精神贫困。这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一直抓得很紧。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抓稳岗就业工作,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逆势突破增长。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2万人、转移就业率达70%,同比增加288万人、提升13个百分点。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18.2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71%,同比增加34.1万人、提升9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水平呈现逐季增长的良好态势,三季度平均月收入3655元、同比增长3.9%。对这项工作,基层的干部很有体会,他们用“五子登科”来形容群众走出去后的变化,“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育了孩子,闯了路子”。

  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组织动员。我们依托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岗位需求“四清”摸底调查,建立详细台账。我们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和岗位推送机制,成规模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我们注重用村里就业增收、成家立业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县乡村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家门、走出村庄、走出大山,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走出去”的意愿和动力。

  二是抓稳岗就业。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两手抓、两手发力。在省内,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推动复工复产,建立用工调剂机制,推动扶贫车间全部开起来、干起来,支持致富带头人带动就业。全省2354个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数17.5万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4.31万人。在省外,采取专车专列等方式,“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贫困劳动力,组建69个“稳就业工作组”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深入对接,让外出务工劳动力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当地。目前,已转移到省外101.9万人、比去年增加5.26万人。同时,高度关注务工人员因家庭婚丧嫁娶等返乡回流问题,把他们安排到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上,努力实现返乡不失业。

  三是抓质量提升。农村劳动力到省外工作的收入要比省内高,懂技术的电工、钳工、叉车工等月薪可以达到七八千元,而没技术的收入只有一半左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坚持省外优先,引导农村劳动力尽量到沿海地区、发达地区工作就业。坚持培训先行,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一线、延伸到车间、延伸到岗位,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坚持服务解忧,提升“驻外劳务工作站”“云南娘家人服务站”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对外出就业群众跟踪服务、权益保障的广覆盖。

  下一步,我们要推动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他们有更稳定的岗位、更满意的收入,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今天聚焦到云南的少数民族,我们知道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的种类在全国是最多的。刚才阮书记在介绍情况的时候也多次讲到过,云南“直过民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我们想进一步了解一下,云南省在脱贫路上采取了怎么样的措施来确保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

  阮成发:谢谢香港大公文汇报的记者。我前面给大家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云南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工作非常重视、非常关心,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15个独有的少数民族,其中有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这些民族普遍都聚居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所以我们要解决少数民族的脱贫问题一定要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做法。概括地讲,除了我前面介绍的综合性措施以外,我们对少数民族的脱贫攻坚还有另外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两个措施”强帮扶。一是“一个民族一个攻坚计划”。制定实施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为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单独制定行动计划,一个民族一个策略,一个民族一个方案。二是“一个民族一个集团帮扶”。与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大唐集团、中烟云南工业公司、云南烟草专卖局、招商局集团等企业集团一起研究,专门针对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进行帮扶,共投入集团帮扶资金82.9亿元,从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实施安居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五个优先强基础”。一是资源保障优先。整合20多个行业部门项目资金426亿元,集中各方力量,推动项目落地,一个点一个点攻坚,一件事一件事办实。二是基础设施优先。在全省只能保证行政村道路硬化的情况下,我们对“直过民族”和沿边、抵边地区采取了特殊措施,通到自然村,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共建设村组道路8444公里。三是基本公共服务优先。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在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资助力度。经中央批准,我们在迪庆、怒江少数民族地区实施14年免费教育。孩子们上学不仅不交学费、不交学杂费,在学校住宿也不交住宿费,现在还做到吃饭也不交钱,实现了贫困家庭学生有学上,没有因贫失学、辍学的现象。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社区服务站289个,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住院报销比例达到90%,最大限度保障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四是产业扶贫优先。在“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64个,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70个,培育特色农户1755户,发展经济作物、林果及林下产业种植93.79万亩。一批产业扶贫项目逐渐产生效益,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五是就业保障优先。实施技能专项扶贫行动,开展就业培训18.43万人次,转移就业12.41万人,优先安排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

  第三,“志智双扶”强动力。针对7.4万名“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人口不会讲普通话,专门开发APP,连同手机一起派送,开展讲普通话和识国家通用文字等培训。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抵制陈规陋习,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云南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独龙族整族脱贫后,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鼓励大家“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让云南“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群众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目前,全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美好梦想。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十三五”期间,云南国际友城增至100对,朋友圈遍布五大洲36个国家。就在上个月中旬,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请问在接下来的“十四五”,与东盟为邻的云南如何利用RCEP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更好地与世界共舞?

  阮成发:谢谢,我们是老朋友了。大家都知道,云南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大通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对云南是重大的历史机遇,我们正在深入地研究如何去抓住这个机遇,初步考虑有五条,还不成熟。

  一是依托于协定生效后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我们将积极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加强与周边各国政策、规则、标准的对接,打通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堵点痛点难点,努力成为区域性经济贸易的中心。

  二是依托于协定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进一步简化海关通关手续,我们将加快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积极构建畅通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努力成为交通物流的枢纽。

  三是依托于协定各方对非服务业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我们将加快推动建立产业转移承接结对合作机制,通过共建国际产能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不断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联系和互动,努力成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四是依托于协定各方对于享受签证便利的成果,我们将不断扩大旅游、会展、教育、体育、文化、卫生、智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努力成为区域性人文交往的聚集地。

  五是依托于协定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等相关便利,我们将加快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各类要素交易中心建设,努力成为要素循环的重要节点。

  这是我们初步的考虑。

  云南日报记者:前不久,云南省宣布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历经多年的艰苦奋斗,困扰云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地解决。请问我们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有哪些最深的体会感受?

  王予波: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云南脱贫攻坚的情况,刚才阮成发书记已经做了重要发布。从省情和变化来看,云南脱贫攻坚有3个显著特点。

  一是贫困程度之深、攻坚难度之大异乎寻常。云南贫困县数量全国第一,很多地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4.13%,相当于每4个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二是脱贫攻坚力度之大、投入之多前所未有。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省之力、尽锐出战,上海、广东倾力支援,53家中央单位、高校、企业鼎力相助,贫困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帮扶支持。

  三是彩云之南发生的历史性、全方位巨变天翻地覆。云南省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创造了“百万大搬迁”“一步跨千年”和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没有掉队的历史奇迹,“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正成为新时代云南省情新内涵。

  刚才您问到我们的体会、经验和启示,我认为有“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这是人民领袖的大情怀、大担当。总书记对云南贫困群众十分牵挂,两次考察云南都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两次给独龙江乡群众回信,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充满力量。我在基层调研时,看到农村群众家家户户都张贴着习近平总书记和我省独龙族、佤族等各族群众在一起的大照片。刚才阮成发书记也作了介绍。下乡调研时,从群众和我们的交谈当中,我们都能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对总书记的爱戴、对共产党的感恩。这些都十分生动地体现了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我们必须悉心感悟总书记的关怀,时刻铭记总书记的嘱托,把“两个维护”作为坚定的政治信仰,落实到工作中、行动上。要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之以恒抓产业、抓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全省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二是必须发挥制度优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150万人大搬迁,搬迁人口比三峡移民还多;我们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0万户、惠及500万人。在扶贫的过程当中,老百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我们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三是必须坚持精准方略。“精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重大方略,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我们坚决贯彻精准方略,推动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聚焦、精准落地。比如,探索总结了县级项目库“六清”“六定”(创新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和扶贫资金定到项目、计划定到项目、审批一次定到项目、公示公告定到项目、责任定到项目、督查考核指向定到项目“六定”精准帮扶机制)模式,提高了贫困治理能力,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在全国予以推广。我们必须坚持把“精准”作为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完善精准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好办法、好措施、好机制。

  四是必须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责任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是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一大批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得到锤炼,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五级书记一起抓”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深化运用到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中去,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强大工作优势。

  五是必须坚持群众主体。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脱贫攻坚工作从根本上讲还是老百姓的艰苦奋斗。老百姓在脱贫攻坚的过程当中从过去的“不愿干”“不会干”转变为“学着干”“争着干”。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我们到基层调研的时候经常听到。比如西畴县肖家塘村,4户人家在一名共产党员带领下,没日没夜苦干了6年,硬生生在“猴爬岩”上开出了5公里的进村道路,我们听了以后都很感动。类似这样的新时代“愚公”还很多。我们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中汇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文字实录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